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发表文章
发表文章
  • 《从未发之中看阳明心学特质》

    作者:朱卫平

    刊物:《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摘要:阳明认为未发之中既指心体纯是天理,即“有”的一面;也指心体鉴空衡平、无滞无染,即“无”的一面.心体廓然,无所偏倚,不牵于一理,不蔽于一隅,则必然 发皆中节,感而遂通,妙合当时.这就是阳明“无中生有”的学问,而谨守其心即是达到无中生有境界的学问工夫.

    时间:2013-04-01

  • 《不作好恶与阳明心学有无相合特质》

    作者:朱卫平

    刊物:《湘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摘要:王阳明心学体现为有无相合的性质,包括以有合无、无中生有两方面。"不作好恶"是理解王阳明有无相合心学特质的重要观念。"不作好恶"有三层意涵,这三层意涵无不关联并指向着王阳明有无相合的哲学理想:心之本体无有作好作恶指示出"无中生有"的学问;不作好恶的工夫指示出"以有合无"的思想;...

    时间:2013-04-01

  • 《论轴心时代孔子的存在选择》

    作者:鲁鹏一,杜维明

    刊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仁"是儒家传统中的通德,是贯穿核心价值不可或缺的恻隐之情(同情心),也是涵盖大、渗透一切人文领域的群德之首。因此,"仁"是儒家哲学中最能体现孔孟之道的源头活水,是儒学中最受诠释和解经传统重视的德目,也是儒家经济与政治实践中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指导原则。本文所关注的是"仁"在...

    时间:2013-03-01

  • 《清末“蒙学读本”的文体意识与“国文”学科之建...

    作者:陆胤

    刊物:《文学遗产》2013年第3期

    摘要:清季民初新式"国文"教育的确立,包括观念、制度、教材、教授法、教学空间等诸多方面。戊戌维新到壬寅、癸卯学制确立的数年间,涌现出一批新式"蒙学读本"。此类读本取则于西洋及日本的"读本书",尤与明治中期日本小学校的"读书科"课程密切相关。"蒙学读本"既受戊戌时期教育改制风潮的影响,又反...

    时间:2013-03-01

  • 《经古学统与经世诉求——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的...

    作者:陆胤

    刊物:《清史研究》2013年第2期

    摘要:清代道咸以降,经阮元等主导,诂经精舍、学海堂为代表的经古书院蔚成风气。但在晚清危急局势的逼迫下,以汉学考据见长的经古书院体制,亦不得不有所更张。张之洞督粤期间创建的广雅书院,即兼有"经古"与"经世"的双重取向。借助地利之便,陈澧一派的粤学正统被张之洞援引为书院创立的资源,"东...

    时间:2013-02-01

  • 《明清之际的“回儒学”何为可能?》

    作者:阿里木·托和提

    刊物:《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中引起了一种自觉,即出现了"回儒"学者,他们作为宗教学者,在注释和翻译伊斯兰典籍过程中,与儒释道学说进行对话,特别是引用大量的儒教(儒学)学术名词和概念,创造了大批汉文文献。"回儒"学说有两大基本思想来源,一是外来的伊斯兰教及思想,另一是本土的儒家思想体...

    时间:2013-01-01

  • 《学潮、学科与学制——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在京...

    作者:陆胤

    刊物:《清史论丛》2013年卷

    摘要:

    时间:2013-01-01

  • 《船山批评阳明学的三个层次及检讨》

    作者:张昭炜

    刊物:《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摘要:王船山批评阳明学可分三个层次: 一是直接攻击阳明及其后学:阳明不堪小誉, 阳明学附会圣说, 阳儒阴释, 是明亡祸根; 二是批评阳明对经典的诠释: 阳明假借经书, 对于格物等妄加诠释, 歪曲了儒学正统; 三是批判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无善无恶整个体系。船山以阳明学为对立面, 以易知...

    时间:2012-10-01

  • 《道德实践的内在资源——论王阳明的好恶之情》

    作者:朱卫平

    刊物:《嵩山论坛》会议论文,2012年9月;

    摘要:阳明思想中的“好恶”之情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特质。龙场悟道后,阳明以“心学”为其致学方向。心学也就是身心之学,它是以“心-身”作为整体结构共同参与的事业。在这项事业中,“好善恶恶”之情连结心、身,是促使心体的道德原则落实为身体实践的关键和机括。与此同时,阳明以“有无”论其学问宗旨,...

    时间:2012-09-01

  • 《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读陈平原<作...

    作者:陆胤

    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

    摘要:自从1904年初《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将源自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作为讲授“历代文章流别”的参照,百年来“文学史”由附庸蔚为“大国”,成为影响现代中国文学书写、知识重组、认同形成的关键词之一。在此过程中,“文学史”从最初的学科建制衍生出一系列副产品和附加功能,不再仅仅是课程设计、教科书体...

    时间:2012-08-01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