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发表文章
《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读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自从1904年初《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将源自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作为讲授“历代文章流别”的参照,百年来“文学史”由附庸蔚为“大国”,成为影响现代中国文学书写、知识重组、认同形成的关键词之一。在此过程中,“文学史”从最初的学科建制衍生出一系列副产品和附加功能,不再仅仅是课程设计、教科书体或专业研究课题,更充当了引进新思想的媒介、构建国族想象的素材,乃至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回首近代以降文学史“扩张”的利弊,如何以一个“在场者”的切身体验,发掘隐入历史深处的“文学课堂”,从而恰如其分地回应当下中国文学与教育和现实诉求?身为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参与者,以及90年代“学术史研究”的发起者,更重要的,作为一名长期活跃于大学讲坛的文学教师,陈平原教授在此时机推出《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初衷当然不止于作一部“学科史”。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