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发表文章
《先秦哲学中的“静”观念》

 静,最初与动相对,后来逐渐发展出政治安宁等褒义,并在春秋时期 具有了德行的意义.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静,孔子以静比喻“仁者”,孟子讲“不动心”,荀子讲“虚—而静”,都认同静在工夫修养中的意义.但在儒家看来,静并 不是第一性的观念,它是依附于礼或心的第二性观念.而在道家思想中,静被视作第一性的观念,是可以代表道的,所以静是道家本体论、宇宙论、修养论的重要观 念.在法家和纵横家等其他先秦诸子的理解中,静则被视作一种有效的工具或方法,来实现政治目的.经过先秦哲学的发展,静具有了工具性、工夫论、本体论等丰 富含义,这是动所没有的.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