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核心概念“有”和“无”是否分别等于Being(是、存在、存有)和Non-Being(不是、不存在、非存有)?这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方便比较,可将巴门尼德与《老子》中的相关看法并置对比。巴门尼德认为“Non-Being”不能产生“Being”(即:“不存在(非存有)”不能产生“存在(存有)”)。老子反而主张“无”能产生“有”(即:从看似“无”的潜能中产生万物之“有”)。由此,当前主流看法多认为“有”“无”不能等同为Being和Non-Being。但如果Being和Non-Being由巴门尼德外的其他西方哲学解释呢?
本讲座正是介绍这样一种Being和Non-Being观,它出现在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最早西方《老子》译本中。该译本是个拉丁语抄本,而它译者对Non-Being和Being概念的解释跟主流的解释并不同。按他的解释,则Non-Being和Being与《老子》之“无”“有”是相通的。
这来自“全球老学”的例子提醒我们,Being和Non-Being、“有”和“无”在中西两个传统中都可能有不同解读,特定理解下,二者意义可能有相通之处,这点对理解中西的微妙关系非常重要。
讲座时间(TIME AND DATE):2023年6月6日(星期二)15:00-17:00
讲座地点(Venue):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高等人文研究院203会议室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学者介绍(FUTURE MEMORY):
主讲人:邰谧侠(Misha Tadd)
美国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哲学院“全球老学”研究中心主任,被列入南开大学“百青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目前担任老庄易道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道家思想、比较哲学和比较宗教、老子河上公章句、全球老学。中文论文发表于《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和《新华文摘》,包括《〈老子〉译本总目》《老子全球化与新老学的成立》和《〈老子河上公章句〉阴阳观溯源及“阴阳”的“模”“素”再分》。英文论文在A&HCI期刊Diogenes、Religions和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发表,同时兼任Parasites, Worms, and the Human Body in Religion and Culture的主编和Order in Early Chinese Excavated Texts的译者。2022年出版《<老子>译本总目:全球老学要览》,包括了97种语言中的2052种《老子》译本。
评议人:詹文杰
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主攻古希腊哲学;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神学与宗教学系、英国剑桥大学古典学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专著有《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译著有柏拉图的《智者》和《泰阿泰德》(商务印书馆,2011,2015)、文德尔班《古代哲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策勒《古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20)等。詹教授曾撰文《汉语哲学语境中的Being难题——评王路教授的“一是到底论”》讨论“Being“的理解问题,文章发表于2022年第6期《现代哲学》。
主持人:雷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哲学系硕士,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后(2013-2016)。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政治史、儒家哲学思想、中国历代变革。近年来在《中国哲学史》《历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