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道学北京讯(王淇)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阳明学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含港澳台)、美国、日本、韩国、希腊、以色列等12个国家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参加讨论。这次会议也是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前奏。
杜维明教授(摄影:李欢欢)
6月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的主持下,会议拉开了序幕。北京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刘哲教授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哲学研究者们表示欢迎。他说:“这次会议是对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进行哲学探讨的出色开始。2018年即将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将对不仅中国哲学,而且哲学本身在人性多重维度中的角色进行反思和讨论。”
刘哲教授(摄影:李欢欢)
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主席王蓉蓉教授致辞说,本次会议是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SACP)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活动。SACP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将亚洲哲学列入西方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主要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促进不同哲学传统对话的范畴,随着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那么,亚洲哲学如何做出卓荦不群、启示未来哲学思考的贡献呢?
王蓉蓉教授(摄影:李欢欢)
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对中西哲学交流无疑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他期望,当前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宗教能够从极权宗教走向人文宗教。而儒家倡导以“和为贵”、道家酝酿着“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观念,中国化的佛教也从世俗生活的一面倡行一种和谐的伦理,他觉得其中所焕发的人文精神就是解决问题的希望所在。
陈鼓应教授(摄影:李欢欢)
接下来,北京大学郑开教授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分别做了主旨报告。北京大学郑开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本体论的误置与形上学的重建》,他从批判性反思和建设性思考两个方面展开了对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的探讨。一方面,他指出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广泛存在“本体论的误置”。中国哲学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古希腊形而上学或本体论那种依于逻辑和语言来分析“是”、探究“存在”(being)的传统。在中国哲学研究中使用“本体”或者“本体论”概念,难免有“实体”(ousia,substance)或“实体化”之嫌,因此需要审慎。
另一方面,郑开教授希望借助道家哲学探求中国哲学的理论范式。他依照“无”的思想逻辑对道家形而上学多元复杂的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道家形而上学既涉及了物理学(自然哲学)、知识论和伦理学(含政治哲学)等思想世界的内容,更开拓出更高层次的、以心性论为基础的精神境界,境界形而上学确是道家哲学的最终归宿。可见,道家形而上学深闳广大,其中心性论、实践智慧、精神哲学和境界理论等最具特色,恰好与西方形而上学之核心部分——逻辑学、知识论和本体论——迥然异趣。如果说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的基础是“主客两分”,那么自战国中期以降的中国哲学则更倾向于打破主客两分藩篱,进入“主客混冥”的精神境界。
郑开教授(摄影:李欢欢)
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名”或“不名”:早期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问题》,她发现早期中国文献对如何给事物命名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她用了三种方法论工具来分析中国传统对命名或称谓的重视:其一,为来自西方修辞传统的paradiastole,早期诸子往往不会将现实存在诉诸于超越领域,而是仔细厘清相似或相异的概念,通过“名”来裁制尚未被裁制的、辨析尚未被辨析的。其二,为分析哲学中的“诱导界说”(persuasive definition),观念或术语具有描述性与情感性两重意涵,因而对某观念的新诠释也有两种途径。以先秦诸子如何明确指称或定义“忠”、“孝”为例,当对“忠”、“孝”持有混合或较为温和的立场时,人们可以论证在某些情形下舍弃忠孝而追寻更高的道德准则乃是英勇的选择,由此挑战既有的情感意义。而如果某一群体极其拥护“忠”、“孝”所具备的强烈情感意涵,人们会通过改变观念的描述意涵,从而为自己忤逆昏庸之父或暴君的行为做辩护。其三,为孔子、儒家或中国哲学所提出的“正名”说。尽管正名这一概念有着古老根源,现有的关于正名的流行解释主要是由胡适对孔子的看法所引发的,戴卡琳认为这也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外来的、不合时宜的工具。中国早期大师们对于命名和指定的坚持是后学误读基础上的建构。在战国时期的资料中,正名既不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特别连贯的。它被看作是属于统治者的,也许由一位臣子辅佐,由强大的文士运用(在汉朝)。与孔子自己曾做过的修辞活动没有明确的关联。上述三种方法论工具,一方面可用以探索中国哲学对某一概念如何被定义,或某一情境如何被称谓的关注,以及这种关注的特性。与此同时,它们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误读原始论证。
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摄影:李欢欢)
6月10日—6月11日,围绕着“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这个主题,研讨会热烈开展。与会学者讨论的子议题包括:“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和研究方法”、“中国哲学中的政治与人性”、“中国哲学的历史与理论”、“儒家哲学研究的新视界”、“道家哲学的多样进路”、“道家政治哲学和境界理论”、“作为中国哲学问题的语言、逻辑和知识”、“中西哲学之间理解之路:翻译、研究和讨论”、“中国哲学通向亚洲哲学”、“印度哲学和佛教哲学”、“印度美学中的Mimesis(Anukaran?a or Anukr?ti)”、“对比哲学人类学”、“自由与个人主义”、“比较伦理学”、“作者与评论者面对面:现象学与跨文化理解——寻找一个新的文化体”、“中国哲学的成己之学”、“榜样的作用”、“经典诠释和理论分析”、“认识论与共同体”、“世界哲学”、“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和亚洲哲学”等,通过自由而热烈的讨论,促进了学问之研讨、思想之交流、文化之对话。
大会现场(摄影:李欢欢)
11日傍晚,会议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院落下了帷幕。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主持了闭幕式,杜维明、安乐哲、王中江、陈鼓应教授发表大会演讲。演讲内容丰富而深邃,会场气氛热烈而愉快。与会学者欢聚北京,用火炬一般的思维启迪点燃彼此,愉快而富有收获的三天转瞬即逝,未尽之意将在2018年的世界哲学大会继续。
编辑:刘源
责任编辑:liuyuanliu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