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4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了以“儒学·女性·生态——多维现代性语境中的儒家女性伦理何以可能?”为主题的国际学术工作坊。共有二十余位学者应邀参加,他们大多是在儒家与道家的女性伦理、以及在社会性别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在为期2天的会议里,分别就“儒家女性伦理的话语与实践”、“现代性语境下的性别、社会与法治”、“多元化视域中的性别政治与生态伦理”、“当今儒学应对女性主义的机遇与挑战”等子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锋与深入的探讨。
在第一场讨论中,杜芳琴教授立足于社会性别视角,就以蒋庆为代表的大陆新儒家所尊奉的“王道三纲”、“安顿女性”等热点话题作了深入透彻的批判。她将董仲舒提出、并由蒋庆等所继承的“三纲”归于一种基要主义的表现——“泛自然论”,颠倒了自然与社会人文的关系,将后者自然化、或本质主义化,成为压制女性与平民的意识形态体系。吴根友教授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中国“男女有别”的概念,提出只有正视男女的先天自然差异,才能更好的落实男女平等。张祥龙教授借助对摩梭族婚姻生活的考察,比较了“母系”与“父系”家庭在“父亲”的含义赋予上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他指出,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以时间性的意识状态作为各自结构的稳定性基础,而儒家的父系家庭更具有外部结盟的优势;儒家父系制对母系家庭的包容与互补将有助于同盟的建立,以共同抵御高科技带来的各种新型意识形态的侵蚀。李存山教授主持了这场讨论并作出总结,在批判“三纲”的问题上,他引杜老师为同盟,并声明多年以来也致力于同样的工作,以突破“三纲”为儒家自我更新的目标动力。
第二场以王蓉蓉教授对刘向《列女传》的阐释开始,以儒家的女性何以“可爱”的视角,切入了对儒家女性伦理的特征解读与反思。张丽丽阐述了西方女权主义学者朱迪·巴特勒(Judith Butler)从本体论角度对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具有本质性的性别判断的反驳,从而引介了Hellmut Wilhelm的“ongoing gender”理论,提出了性别构成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这样一种观点。贾沛韬介绍了“后改革”以来的性别观念史,从中梳理出“被发明的传统女性和女性传统”这样一个命题,指出当前的“女性”是在传统的某种潜在延续中不断被发明的,而对此现象的反思则适于放在多视野交融在语境下进行全面的透析。
第三场与第四场分别是从道家、儒家的角度,各自对中国传统中的女性伦理做出各自的解释。陈霞教授阐述了道家的自由与自然的观念,以透视女性确立自我生命价值的理论根基;刘静博士将道家的自然观阐释为以女性化的处下、不争而成为万化之母,从而与男性化的征服、掠夺做出区别;许兰博士则通过对儒家女性角色的形而上学论述,从儒家角度对比了女性这一性别建构的理论溯源。在接下来的“儒家女性伦理”专场里,金惠经教授援引了丰富的史料,详细阐述了李贽与梅澹然等女弟子的交往,梳理并批判了李贽的女性观的进步之处与历史局限;姜含琪从明清小说批判上着手,分析了新兴商业伦理对女性伦理的冲击和营影响;王堃博士作为本场总结,通过朱熹女性伦理与塞尔(Searle)意向性理论的比较,指出了儒家的坤德可以放在以坤道为主体的元语言中得到解释,从而将“纲纪”的伦理政治意义主要交付给了平民、妇女的私德修为当中,以此富有独创性的理论建构扭转了朱熹压迫妇女的一贯印象。
在第一天末尾的圆桌讨论以及第二天的大半天讨论中,学者们展开了愈发激烈的争辩,引发了各自更为深入的思考。比如王向贤老师在建国以来的“父职”研究上、于闽梅老师对《红楼梦》“闺阁政治”的分析,张薇薇关于法的诗学与诗的法学关系发微等议题,均激发了热烈的会场气氛,也引起了媒体们的浓厚兴趣。工作坊的讨论成果将会在后期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并预计举办更多次数、更大规模的会议,以促进儒学与女性思潮的对话交流深入发展。
王堃(撰)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