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中山大学翟振明教授讲座:扩展现实与人类文明的警戒线
发布日期:2017-02-27

(主讲人翟振明教授)

(主持人倪培民教授)

(会场)


2017年2月24日下午3时,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举办的伦理学前沿讲座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108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主讲“扩展现实与人类文明的警戒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教授担任主持。

翟振明教授是虚拟现实领域的专家,他的身份之一是“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讲座伊始,翟教授就为大家介绍了他如何一步步亲自设计、建立起人机互联实验室,通过描述带领大家想象一个利用VR头盔即能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无缝对接、空间“穿越”的奇妙场景。翟教授提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网络化的虚拟现实+物联网+遥距操作,他称之为扩展现实(Expended Reality)。在ER的世界里,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将被抹消,人类的生活方式将被颠覆性地改变。而他的实验室,就是ER的一个可运行的模型。

接下来,翟振明教授以网络领域的虚拟现实为例,对扩展现实作出说明。将物联网与虚拟现实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用主从机器人实现遥距操作,主从机器人的主端就是人的智能,而从端的机器人(Avator)作为人或物的“替身”可以完全没有智能,通过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使“主人”毫无操作感地体验到“就在现场”的情形,克服空间距离的障碍,并完成必要的生产任务。

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是时下最热门的关键词,虚拟现实完全融入日常生活似乎还有一段距离,而人工智能的成果已经迫使人思考其发展方向和人类自身的未来。最令人瞩目的事件是AlphaGo战胜围棋九段选手,美国白宫在2016年10月出台《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The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翟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比喻为做“减法”,其目标在于使脑力劳动自动化,人们对于AI将取代人类的恐惧实际上是“佣工思维”。与之相反,虚拟现实的应用可以比喻为是做“加法”,使人的生活场域大规模扩充,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因而更具颠覆性。

VR的本质是人联网,而当前研究VR的思路中普遍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让人联网为物联网服务。比如说将物联网通过电极接入人的脑中枢,这很可能使人丧失自我意识的主体性,也意味着少数人可以通过物来控制人,产生危险的后果。因此,翟教授提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应该设计一道防火墙,使得每个人可以通畅地输出自己的信号,但外来控制信号的输入需要由每个人自主设置门槛,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此外,我们还要以理性的方式探讨和制定“最佳”的一套相互协调的“物理”规律。譬如,虚拟世界中的造物是否可以变旧?人替(Avator)是否可以在与自然和他人的互动中被损坏?虚拟世界中是否允许“自然灾害”的发生?这就是他所说的前所未有的“造世伦理学”。

讲座进入尾声,翟教授提出必须把人文理性注入虚拟现实领域。在他位于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实验室中,体验者在参与人机互联体验前需要签订《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无缝穿越”系统体验前承诺书》,设计者必须详细告知体验者整个过程的伦理意义,在得到体验者的完全了解和同意后才可以“对接”虚拟世界。翟教授说希望此承诺书能够成为业界可效仿的范例。作为虚拟现实的理论家,翟振明教授还提出了“虚拟现实第一原理”与“虚拟现实第二原理”。“虚拟现实第一原理”是个体界变原理,人的外感官受到刺激后得到的对世界时空结构及其中内容的把握,只与刺激发生界面的物理生理事件及随后的信号处理过程直接相关,而与刺激界面之外的任何东西没有直接相关。“虚拟现实第二原理”是群体协变原理,只要我们按照对物理时空结构和因果关系的正确理解来编程协调不同外感官的刺激源,我们将获得每个人都共处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相互交往的沉浸式体验,这种人工生成的体验在原则上与自然体验不可分别。他还顺便提到,他正在根据这两条原理研究新的建模方法,已经初见成效,有望大规模提高VR建模效率。

最后,翟振明教授回应了观众的提问。有观众想知道未来世界哪些职业会受到虚拟现实冲击,翟教授回应道,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在物理世界传递信息的产业和工种,比如大学和图书馆。也有观众提问:一旦接入VR设备,人就必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我主体性,瘫痪的人能够通过VR感受正常人的生活,而普通人戴上VR设备似乎就“被瘫痪”了,应如何预警虚拟现实对人的反向控制?翟教授指出,这就必须发挥人文理性的判断力,必须确保人们是自主选择进入虚拟现实,并且,生产性的活动减少了,专门为了身体健康的活动就可以增加,健身房中的VR应用就是范例。整场讲座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撰稿:邱楚媛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