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信义讲座:走出世界经济的困局——儒家伦理的现代经济使命”
发布日期:2016-12-10

2016年12月8日晚7时,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信义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举办的首场“信义讲座”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信义讲座”是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信义文化中心主办的一个大型讲座。讲座旨在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对话平台,围绕商业社会背景下儒学传统的现代命运、使命及其转化这一主题,广泛邀请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就商业实践中出现的相关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跨越学科界限,融通理论和实务区隔,发掘、充实和运用儒学传统在精神、道德、伦理及制度等层面的资源,凸显并扩展“仁”的价值,推进精神性人文主义视域下新商业伦理的探索和建设。

信义讲座的首讲,邀请到了前台湾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孙震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台湾信义集团的董事长周俊吉先生参与了之后的主题对话环节,共同围绕“企业伦理与儒家传统”一主题,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讲座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出席并致辞欢迎孙震及周俊吉先生一行,著名学者刘梦溪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活动。

讲座的第一个环节是孙震先生的主题演讲,题目为“走出世界经济的困局——儒家伦理的现代经济使命”。孙震在讲座中提到,儒家思想是产生在我国经济停滞的2000多年前,在这一时期人民的福祉来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而200多年前处于经济成长时代产生的现代西方思想则认为,人民的福祉除了社会的和谐安定还要有经济的成长即人民所得跟财富的增加。但两种思想的基本核心理想并不冲突。

孙震解释,亚当·斯密曾提出,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产生审慎的美德,关心他人的利益所产生公平的美德和仁慈的美德。审慎是追求自己的物质福利和社会地位与名声,公平则是不让别人的利益减少,仁慈是让别人的利益增加。

在提到现代企业经营应当遵循的伦理关系时,孙震表示,企业伦理应该涵盖四项原则,其一为仁即爱人,企业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谋求人类生存发展的贡献;其二是义即公平,旨在让股东、经理人、顾客等任何利益方都得到应有地对待;其三是诚,要不自欺也不欺人,企业不能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其四则是信,即做有信誉值得信赖的企业。

讲座的第二个环节,是孙震、杜维明及周俊吉三位先生围绕“企业伦理与儒家传统”进行的主题对话。杜维明教授指出,自2013年文化中国包括中国大陆港台新加坡澳门乃至东亚华人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GDP的发展不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往前发展或者和世界互动的唯一标准。除了经济发展以外,更要注重政治的比较,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

因此,杜维明认为,一个人的全面的发展,要包括人的自我、人互相之间、自然地球,甚至包括在天人的关系。在自由、理性、权力、法制和各种尊严,中间有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义和利,要以义为先。假如没有正义观念的制衡,就会变成放任。即在强调权力的同时强调责任,强调法治同时带入礼的观念,强调个人尊严的同时强调社会和谐,强调自由时同时强调社会责任。他指出,如果这种内心价值的开阔,特别是在企业界,也许会是人类文明转向的一个契机。

台湾信义集团的董事长周俊吉也分享了其在探寻企业伦理过程中的实际体会,他表示,绝大部分企业做决策时想的都是怎么样去增加公司的利润,怎么去做对这个股东最大效益能够提升。但五、六年之前台湾信义企业集团首先在企业设置伦理长的职务,旨在推动企业的教育,推进公平理念。职务增设后,公司内部最重要也是最高的决策会议,变为全面伦理管理委员会。

“我们自己设定五个主要关系人,有顾客、有同事、有股东、有社会大众还有自然环境” 周俊吉说,“每一个重大提案都从五个主要关系中去检视,除了伦理长,其他单位的也都要来看,你提出来这个案子里面,你可能会帮公司赚钱,也可能帮客户增加价值。可是你这个作为是不是有一些会伤害到环境。有可能是造成社区的不安。我们就会这样去检视,不行的就退回,重新再提案。”

周俊吉认为,企业经营有三个重要的支柱:第一为以人为本,第二是先义后利,第三是正向思考。他强调,所谓的先义后利就是先把一些正当的该做的事情做到了。企业本来就是要善待客人,为客人提供需要的东西。善待员工,提供给员工高一些的薪水和奖金。在内部推动,从员工的培养、企业制度到决策会议的实施遵循这样的原则,最终得到外部的鼓励。同时,周俊吉指出这样做并不会减少公司效益,仅其母公司的资本,从建立至今已经有两万多倍的增长。

他解释道,所谓的正向思考是指企业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出发考虑问题,在接受现实的情况下,向着改善和突破而努力,这也是企业家必要的德行之一。而企业经营者有了以人为本、先义后利、正向思想的观念并能实施,则企业经营的成功指日可待。

讲座最后的开放环节,三位嘉宾分别就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杜维明院长代表高研院分别向两位嘉宾赠送了由倪培民教授书写的书法作品,整场讲座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