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讲座
发布日期:2016-04-09

2016年4月8日晚,时值交大双甲子校庆日,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馆101报告厅以“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为主题,为交大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演。

报告会开始前,杜教授接受了宣传部的采访。对于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杜教授祝福交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并驾齐驱、相互融合,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希望交大青年学子们有宽广的视野、积极拓展自身见解,要做有创意的科学家。

讲座准时拉开帷幕,报告厅座无虚席,党委副书记宫辉代表学校致辞,张迈曾书记亲自为杜维明教授颁发人文学院兼职教授证书并佩戴校徽。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人文学院副院长杨琳及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本次讲座由西安交大人文学院院长边燕杰主持。

杜维明教授首先向西安交大双甲子校庆表示祝贺,特别提到在大家关注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交大能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他表示非常难得并感激。他提到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学做人”,即“学以成人”。他认为,重视人的课题是回应了轴心时代,追求终极关怀,重视人是人存活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并且希望能够走出世俗的人文主义。

在做人方面,杜教授说,没有同情的理性会成为算计;没有正义的自由会变成自私自利;没有责任的权力会成为掠夺的借口。如果一个人有同情但没有理性,那么会造成溺爱;有正义感却不给予自由,就是强制;有礼有仁而没有法,市场经济都无法发展;社会和谐却没有尊严,就会使社会同质化,无法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杜教授讲到,儒家文明是开放的、变动的、发展的。尊重他人与自尊自重相融合,广结善缘与独立自主并存。儒家并没有和儒家出现之前的文明彻底决裂,相反,对于夏商周的文明都有继承。他用颜回“三月不违仁”的事例说明仁的重要性。同时从“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角度,说明坚持和执着的重要性。

他提出,有仁的礼更合乎礼,无仁的礼会成为形式主义。没有仁的勇是匹夫之勇,没有仁的智是小聪明,没有仁的信是小信。相反,一旦有了仁,就会有勇,智,信。杜维明教授特别指出人存在于世界是有价值的,存在与责任成正比。

报告会后,杜维明教授回答了学生提问并最后说到:“剩余的问题,会后我要好好思考,尊重每位学生的提问权利”,点滴之间体现大师风范。

会前张迈曾书记与杜维明教授进行了会谈。

附:杜维明教授 (Prof. TU Weiming),北京大学人文讲座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儒家哲学,伦理学,价值哲学,宗教哲学,亚洲与比较哲学;著有《中庸洞见》(1976)《仁与修身》(1979),《道,学,政》(1989),《具有全球意义的具体人性》(2010),《二十一世纪的儒家》 (2014)。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