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纪要 |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42讲——曲径通幽,莫若以明:对话的可能和不可能
发布日期:2024-12-03
引言
2024年11月29日“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42讲——“对话的可能和不可能”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103会议室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朱青生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姚新中主持。本次讲座是“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自2020年10月21日开讲以来首次在线下举办。

该院坐西朝东,紫气东来。东方者,木也,木主仁,角音曲成,其色青,主生发,所生者火也。岁次甲辰,亥月丁酉,巳午之时,朱子青生,拨冗莅临,师生雅集,座无虚席。

朱、姚二先生有缘,同年出生,同年入痒,同有负笈欧洲讲学的经历。

(讲座现场:左-朱青生,右-姚新中)


问题的提出



1




朱教授回顾自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进行的工作是一种学科反思,《反思与对谈》之出版仅是一种交流,还谈不上“思想交锋”之对话。
《杜维明对话集》的出版恰是文明对话的时代典范,虽然书名略显谦退,在朱教授目光所及之处,从四十岁到八十多岁的中国学者之中,鲜有杜维明先生这样,既涉猎甚广,又屡有慧解,既能以仁心说,又能以学心听,更能以公心辩,既能激励对方,形成对话的焦点,更能游刃有余,实现对话主体之间的互学互鉴。

江山代有人才出,嘤鸣求友知音在。

(讲座现场)


对话的可能和不可能



2



对话之可能,端赖于形式与本体。然,古今之格义,形异而体同,似是而非;东西之砥砺,形似而体混,郢书燕说。无论如何,对话主体能够坐在一起就是一种对话的成功。

形式与本体:对话的前提

01


其一,欧洲文明内部之古今格义。
中文之“对话”对应英文之Dialogue,出自希腊文Dialogos。Logos,汉译为逻各斯,语词之意,乃两希文明之“本”,既包含“语词”的语言形式,也包含以语词到达本来的状态之意。逻各斯既是形式又是道路,语词者,形式也,语词者,以言立意之取径也。

圣人立言以明意,后人得意而忘言。海德格尔曾经举例,圣奥古斯汀在翻译《圣经·约翰福音》的时候,不得已而格义,以拉丁文Logue这个词翻译希腊语之Logos,奥圣认为,语言如果能叙述和承载真或者真理,那么意在其中矣。此为第一次格义,从希腊语到拉丁语之格义。欧洲各大地方语言(英法德意俄等)进一步格义拉丁语,进一步形成语言错位。于是,圣人之微言大义或被遮蔽(verbergen)大半,其明(Lichtung)也难。海德格尔说:

Erde durchragt nur die Welt, Welt gründet sich nur auf die Erde, sofern die Wahrheit als der Urstreit von Lichtung und Verbergung geschieht.(只有真作为照亮和遮蔽发生的原始争执,大地才会经由世界而凸显,世界才能奠基于大地之上。)

(图源网络)

如果海德格尔讨论艺术,或许一开口就错。“诗意的栖居”是海德格尔所长,诗是语言作为艺术建构的意义世界。但是诗歌艺术只是艺术的一小部分。
海德格尔本人著书立说时,一般称述用德语,重要的词语用拉丁语,最重要的词语用希腊语,使得表意的形式更加完备。

进一步,按德语,Wiessenschaft=科学性+思想性,既有科学之意也有智慧之义,这个德语词汇导致思想和科学有混为一谈的危险。科学是一种可以讨论研究的理性的状态,而思想是人的现实的个体存在的动机和自由选择目标之间的连线,在此语言框架下,格物之科学的目标与格心之正义的目标,混为一体,叠加成德意志理性。我思是科学,所以是正确的,我思故我对,所以是正当的。人本来具有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思想。思想的妥协是常态,思想的统一不可能。个人的喜欢是个体化的动机和目标的选择的呈现。于是,海德格尔本人支持纳粹,或其来有自。

(图源网络)

这种古今格义的努力也使得欧洲古代思想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经过康德、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哲人的努力,欧洲超越了古今之辨,思想更加丰富和深刻。各大地方语言特别是德语之语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展得很精确,特别是经过格林兄弟的努力,德语的外延和内涵则非常干净。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思想是精密的手工劳动。喻言之,鹅卵石是无法建造一个大厦的,切割精密的语言才能如大理石一样建成一个巍峨的思想大厦。
综上,Logue乃语词之义,如果语词不属于一个系统,Dialogue即对话在彼此之间就很难进行。语词这一形式以及该形式承载的“真意”本身造成了对话的困难。
其二,各大轴心文明之互相格义。
轴心文明之间的对话面临形式与本体二者重叠在一起的问题。
海德堡大学老校长雅思贝尔斯所揭櫫的轴心时代的四大文明是自然发生的。本体论是在轴心时代出现的,由此产生了本体论的差异性。

  • 从本体上看,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本体论,(不同的本体论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柏拉图的Idea非理念,而是格物而成象,属于物理(Physics),在希腊形成雕刻和神像,形成以断臂的维纳斯为代表的文化。新柏拉图主义者费奇诺(Marsilio Ficino,1433年—1499年),在美第奇家族的资助下找到了废弃的柏拉图学院(Academy),主张以此为基础,混合两希文明。费奇诺把艺术作为两希结合的最高表现,认为基督教的最高思想体现在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包括音乐、绘画和雕塑。这也是为什么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艺术家。这个影响流泽至今。海德格尔认为器物或者艺术品更能表现事物的本质。存在主义是事物向人打开,人与之相向而行,在此过程中,真或呈现。

(Marsilio Ficino)
反观中国,有生于无。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无对象,虽然本身具象,但是这个书法作品是一个有生于无的过程。书法一变而为中国画,重在写意,中国画变成写意画,绘画的过程不是一个“以有摹有”之格物而成象的过程,而是取消了对象的色彩、质感、造型和准确的透视空间。
可见,“有”“无”之间,形成对话的阻碍。在中文世界,“无”就是没“有”,“无”是对“有”本身之否定,是“无有”;德文世界的“无”是对“没有”的宾语之否定,即没有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在德语之中难以解决。二者之间的差异导致对话的不可能。

  • 从形式上看,反观自身,现代汉语是一堆很复杂、很模糊的文化符号,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现代语言的规范化和思想的现代化转化。基于这个问题意识,现代汉语的外来词源研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比较视野下,用英文表达中文的语词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东西格义的过程。无论是用英语讨论中国艺术还是用英语表达儒家思想,都有格义问题,失落和衍生的意义几乎一样多,形成一个新的“意义家族”。
总之,东西格义,困难很多。最近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他的《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一书中把对话的语言问题深入到了本体和认识论问题的层次上来讨论。韩氏困于把东方的古代经典进行现代性转换,比如禅宗的故事以德文讲解,在德国几乎无人听得懂。海德格尔也认为他讲的是西方哲学,其余哲学是存在的,只是非其学力可及。

(图源网络)

坐在一起:“在场”的重要性

02


对话之阻碍,屡见不鲜,不同的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本体论之间很难进行对话。
如何克服对话的阻碍?
一方面,受杜先生启发,对话确实需要Identity。杜先生将Identity翻译成认同,或曰同一性。首先,就人类历史而言,在追求超越和创造之时,人注重自由;在追求平等和稳定之时,人注重正义。自古以来,变与不变,总是交替进行。如果彼此都执于一端,没有认同,则无法对话。其次,即使对话努力产生新的认同,那么这个认同是否导致基于不同的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本体论的主体本身之取消?如是,在没有同一性的前提下,艺术史因其与图像和物质并列而至少可以各自表述,被“视为”一种“对话”。

另外一方面,承认他者,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对话主体先坐下来就是一种成功。“在场”的问题很重要,能够坐在一起就是对话之好的开始。由此可见,从哈佛大学到北京大学,杜维明先生让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就是很大的成功,筚路蓝缕,所得也觳。

(图源网络)

对话的案例:世界艺术史委员会(CIHA)为了在“全体成员”之间展开对话的措施

03


世界艺术史大会(国际艺术史学会)有规定,英法德意语言是官方语言。但是与会者很少有人能够说四种语言,而中文更是付之阙如。2016年,作为在北京举办的世界艺术史大会主席的朱教授建议,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以进行初步的了解,中文为母语者可以用中文发言,同时用翻译好的英文做成字幕,便于听者的了解。这个办法一直坚持到现在。

(图源网络)
本次大会把Terms(术语)确定为大会的主题,其初衷是为了解决本体论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艺术,为此要解决术语(Terms)问题。在世界艺术史大会开幕前一天,国际艺术史学会的期刊被恢复,其名称也是Terms(术语)。

对话的可能:曲径通幽,莫若以明



3



在不可对话时,却有一条特别的道路发生交流(dia),那就是回到艺术本身,而不是关于艺术的解释。绘画(音乐)和雕塑不受语言的限制。圣人立象以尽意,后人扫象以得意。举凡Theory, Idea,都与形象和图像有关,把logos(语词)搁置起来,变成Image(形相), 把“对话”换成“对看”,以艺术的“象”来超越本体的差异和由此差异带来的语词形式的扞格,使得“对话”在“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通中成为可能。

质言之,人有三重性,一是理性即科学,二是神性和信仰,三是感性和情性。人性的三个面向也不容易在一个“符号体系”或者著作中予以表达。今年是康德诞辰三百周年,但是要“拒绝”康德,因为对人性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感性不是康德所说的理性的初级阶段,感性可以直达最高的精神境界,而不需要通过理性,也不给理性做准备。贝多芬的音乐和毕加索的绘画即可直接进入最高境界。

(图源网络)
申言之,这种重新思考带来人的语言发生分化和变化。再往前走一步,如果人说不出来,就应该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这里所说的是理性语言的概念,要求语言的表达符合世界的真的状态。其实,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心灵结构都是德意志的,这导致出现语言学的转向。
回到艺术而言,观念一流才能艺术一流。画得好容易,思想的进步很难。就艺术史而言,从梵高的到毕加索,从德尚的《泉》到波伊斯(Beuys)扫树叶的行为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已经有了四次重要的精神超越。第四次革命的代表波伊斯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而艺术是为了雕塑社会。他是在反思启蒙运动,开启绿党的生态环保运动。

中国大陆在从被遮蔽到旁观再到抄袭的过程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跨出艺术革命的第五步,这一代人在不自觉地超越启蒙心态,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代人在否定波伊斯的过程中,认为艺术应该是消除思想而不是用新思想代替旧思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或可被超越,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人人尽己之心,回到自己的思考,人人都在觉悟的道路上,每个人只有一条路,每条路上只有一个人。这是艺术对思想的解放,这不是思想对艺术的指导乃至桎梏,而是艺术和人之间的互相成就。

按语:对话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对话是可能的,对话更是必须的,对话不是一个选择,因为人类没有替代对话而能够生存的方案。

鸢飞鱼跃,无论中外,其理一也。在体用不二之大化流行中,“对话”换成“对看”,“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由此格物,或有机会可以深入到四大轴心文明和各大原住民文明背后的心灵结构。《大学》重格物,从物之表里精粗无所不到,到理之全体大用无所不明。对话之本,莫若以明。此之谓格物求其本。

关关雎鸠,无论古今,其心一也。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孟子说尽心知性知天。尽心者,尽己之心也,是一个深化主体的过程;尽性者,与他者共鸣也;知天者,以人心上达天道也,彻上彻下,天人合一。对话既是心之所同然,也是性之使然。对话之路,曲径通幽。此之谓尽心美其象。

总之,对话的对话(Dialogical Dialogue)总是可能,辩证的对话(Dialectic Dialogue)总是不可能。

辩证的对话试图通过辩难而获得胜利,黑格尔式的综合过程是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是一个消解对话主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使得对话走向终结而变得不可能。

对话的对话只有彼此之间的启发和欣赏,对话双方保持“不理解原则”的深意是承认差异,容忍差异,乃至庆幸差异,最后臻至“面对极端的他者使得自己得到解放”的化境。

通过对话的对话,对话双方各美其美,乘兴而来,
通过对话的对话,对话双方美人之美,尽兴而归,
通过对话的对话,对话双方美美与共,对话的文明呼之欲出。

(供稿:王建宝)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