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儒家和道家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出版《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家的美德伦理和政治》(2021)、《根源、制度 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2018)、《中国早期出土文本的秩序、自然、超自然和法律途径》(英文,2016)、《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2015)、《出土简帛文本与古代思想世界》(2011)等二十余部专著;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 170 篇。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出土简帛文献为古代中国哲学和思想都带来的重要变化:第一是对宇宙生成论模式的新知。第二是儒家经典和由经典引导的文明诞生时代的新知。第三是“孔门后学”思想谱系和儒家“心性论”的新知。第四是对东周宗教信仰和神意论的新知。第五是黄老学公共理性和秦国儒家政治伦理新知。
作者以道与万物的三重关系为起点,探讨了老子思想的整体构造、疑难问题,以及文献的不同层次和最关键的义理与概念。黄老学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将“道”、“一”、“无为”同“理”、“形”、“名”和“法”等结合起来。老子建立的世界观,其中既有探寻世界根源的本原论,也有追求好的治理的政道论,而黄老学对它的继承,又为其增添了用制度和规范保证客观、稳定、有效治理的法治论。
本书是关于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的研究作品,分上下两编。上编集中梳理和探讨道家形而上学的相关概念及观念,包括“道”“德”“有无之辨”“自然”“无为”“天”“命”“人”“化”等等;下编则主要对道家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讨论,涉及道家政治思维的起源和奥义,道家诠释传统中的创造性转化和颠覆性改装,道家心灵和精神世界新展开等。
作者致力于揭示儒家内在理路,重建儒家历史记忆。一方面,本书展现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至近代严复、辜鸿铭等人的思想,最后至现当代以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为代表的新儒家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本书对儒家人文传统、精神史和公共观念也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学者在中国历史中一直持守精神生活的创造、反思和修炼,以此造就了儒学悠久、博大的人文精神传统。
本书从晚清之际受到西方影响而发生巨大转变的中国思想着笔,从对万国公法的了解和运用、强权与公理、变法与革命、义利之争、新旧之辨、科学与宗教观念等角度,对清末民初之际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变化开展了分析。其间穿插介绍这一时期对中国人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在不同层次和角度上的观点,兼顾个体的思想变迁,呈现出纷杂而不凌乱、冲突但不混沌的时代思想画卷。
在近代中国,“自然”和“人”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概念。本书全面地梳理了这两个概念在中国近代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那里的不同意义,从严复、章太炎、胡适直至张岱年、辜鸿铭、殷海光等,分别深入地探讨了他们各自思想中有关两个概念的理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细致地展现出两个概念的发展谱系和链条。
全书共三编十七章,上篇详细、深入地梳理了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在形而上及社会政治两个层面的重要哲学观念在历史上的演变;中篇集中地考察了新旧交替时期,古代与下现代、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下篇以人物为主,通过对新旧交替时期严复、冯友兰、熊十力、殷海光、张岱年等哲学家思想的梳理,试图阐明,对古代思想世界的认识与解读,与研究者们的观察视点和范式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联。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