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愿不愿意,学校都要教你读一些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或通过把它们作为一个基准),你将辨别“你的”经典作品。学校有责任向你提供这些工具,使你可以做出你自己的决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本文节选自《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八讲》(张昭炜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
读者通过悦读,与大思想家建立思想的神交,从而把经典的思想转化为“你的”思想,这是文化的传承,也实现了经典的复活。当经典真正成为“你的”书,它就与你“终身相伴”,在人生迷茫时、遇到挫折时,经典会给你强大的支撑力量,帮助你走出迷茫、克服挫折。
阅读中国经典的方法有其特殊性,引入杜维明先生的经验:
我们在研读经典的时候,所面对的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智慧结晶的文本,这就要有一种敬畏感,从而希望使自己提升到经典的水平。……我们阅读经典是一种对话,因为我们阅读的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之对话是怀看虔敬的心态向长者智慧求教……人只要一出生,其基因里就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很多是要回忆的,否则只存在于潜意识中。与经典文本的碰撞,就是把你拥有的人类的深刻记忆开发出来。而开发脑力资源,也就有一种深化智慧的作用与意义。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确有一些智慧发展的高峰,高峰和高峰之间可以对话,而我个人作为凡夫俗子,想要与经典融和,与古人成为同代人,直接进行对话,这如何可能?这一点陆象山很有体会,他说‘读《孟子》而自得之’,就是读进去了。这不是熟读成诵,背诵有时候反而忽视了其意义;一点点阅读的话,说不定能有新的启发。(《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杜维明卷》,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第80页)
第一,经典的性质:“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结晶”这个词可以稍作展开。如同食盐自然结晶,包括两个要点:第一是时间性。结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使浓度、温度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晶体的长成仍需要较长时间。第二是竞争性选择。如同盐水中充满泥垢与其他盐类(氯化镁、氯化钙等)。食盐在结晶过程中不断纯化,抖掉杂质尘土渣滓,与其他盐类分离,实现内在品质的根本转化。经典也是如此,竞争性选择有时是残酷的,时间性也是漫长的,这也是经典实现自我纯化的过程。)中国经典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智慧结晶的文本”,经典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底蕴与深度,值得我们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来认真阅读。阅读学习经典是传承人类智慧与中国文化精神文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阅读经典的方式:渐进式阅读。读经典不能囫囵吞枣,一下读很多,不仅难于消化,反而容易引起滞胀。读一点点,“惟精惟一”,结合前人注疏,琢磨体会,切问近思,将这一点点理会透彻,才能有所“自得”,如同卡尔维诺说的,找到“你的”的经典。“自得”很重要,它一方面说明经典能够充实、润沃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真正能有所受用;另一方面,又为我们进一步阅读增加动力,能够再有心得。我们这门课选了六部经典,其实每一部经典都不容易读,每个经典可以讲一学期,甚至更长。因此,在这个学期,如果有学生能够渐进式的阅读一部经典,由教材所选内容拓展至全文,且能有所启发,乃至有所受用,这门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三,对待经典的态度:“敬畏”或“虔敬”,中心是一个“敬”字。在经典面前,我们应保持虔诚的态度,真诚、诚恳、恭敬,如同对待智慧的长者。
据司马迁所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47页。) 从虔敬的景仰孔子延伸,司马迁继承孔子的史学传统(如孔子删定《尚书》《春秋》),成就了《史记》。
又据刘勰所述: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文心雕龙•序志》) (教材,第113页。)刘勰梦到手持朱红漆的礼器跟着孔子走,非常虔敬。如同司马迁继承了孔子的史学传统,刘勰继承了孔子的文学思想,成就了《文心雕龙》这部文学经典。中国经典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我们的文化倡导尊敬长者,更何况是代表“万世师表”的长者的著作?与此相对的反面典型便是“数典忘祖”者。 第四,阅读经典的方法:对话。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我们和经典对话的过程。对话的深度取决于我们阅读的深度。大体可分为三种:(1)浅层:表现在刚开始阅读阶段,主要是文字的理解和大意,这种对话是浅层次的。如同初识一个人,多看其外表与概貌。(2)中层:阅读一段时间后,局部细节亦变得清晰,逐渐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世界,并构建起经典的体系性,这是较深层的对话。如同与人久处,熟悉了性格与思想,并建立其牢固的友谊。(3)深层。彻底将经典融会贯通,与经典融为一体,用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人文世界,甚至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经典的创造,实现“为往圣继绝学”。
我们来看两首诗:第一首是理学大家朱熹的诗,说明其任何与经典融为一体: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朱子全书》(修订本)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85页。)
这首诗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作为游记的写景诗。实则不然,朱子作这首诗时,身在福建,他没有机会去孔子与颜回曾经讲学的洙泗之滨。从隐喻来看,“泗水滨”代指儒学文化,结合我们这门课,就是指阅读儒家经典,进入古人的精神人文世界。在美好的时光阅读儒学经典,如同“胜日寻芳”,这种阅读不是枯燥的,而是通过与往圣前贤的深层对话,进入到了往圣前贤的精神世界,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这个敞开的精神世界如同春日,给人以舒适愉悦的体验,“万紫千红总是春”,春色满园,整个生活世界被春所润沃、所激活。事实上,朱子正是在深入阅读学习儒家经典的基础上,融合了北宋五子等新儒学传统,集成创新,构建起“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孔子之后,朱子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第二首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万廷言的诗,可以说明经典对精神人文世界的影响。
读易
浪迹浑如看泡影,生涯真似挽弓强。
渐磨闲虑因多病,稍中前期为不忙。
柳带湖烟侵小径,楼含树影入朝阳。
春怀不借春光有,却为春风吹更长。
(万廷言:《读易》,《学易斋集》卷十七,《万廷言集》,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48页)
这首诗题名《读易》,《周易》是群经之首,万廷言在读“六经”中最难读的经典。但是,他并没有写阅读多么困难。表面上看,这首诗没有一处在写如何读《周易》,而实际上,全诗没有一处不在透视《周易》的精神。
这首诗的前部分刻画了人生如浪迹江湖而无所归,如泡影,时刻都可能一响而破。人生又如“强挽弓”,勉强支撑弓弯时的那一股张力,痛苦地活下去。加之病痛之困、烦虑之扰、俗事公务之忙碌,人生的境遇何等凄凉!枯杨生花,因春而成,在这个苦难的世界中,春无疑成为人的精神追求,表现人对生命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将春引入,如同荒漠变为绿洲。春天万物生意盎然,嫩绿如带的垂柳、弯曲幽远的小路、湖上微微泛起的薄薄烟雾,加之春阳之沐浴、春风之微拂,感觉、视觉与心境共融,人与宇宙的生生精神直接交流(这种生生精神便是《周易》的真精神,也就是传说中的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周公作爻辞、孔子系传这四圣相传的易学真精神)。忧虑、烦恼、困苦、病痛等因春的意境而消逝,代之以宇宙生生春意的笼罩与渗入,春意在时间中得到了延续与持久。从感官上来看,春代表了一种充满空间、无法琢磨的愉悦,这就是诗中的春意。春光是一种“看入”的视觉愉悦以及“体知”的温暖,沐浴在明媚柔和的春光中,融入温和舒适的感觉中。春风能创造出细腻温馨的精神氛围,常被宋明理学家代指接受道德熏陶时的愉悦。春怀在宇宙生生春意的笼罩与渗入中延续持久。春风、春光是外,春怀是内,从而内外交相渗透。“春怀不借春光有,却为春风吹更长”两句与前文所言的病痛烦恼形成强烈对比。以上两首诗都显示出阅读者与经典的深层对话,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文精神享受,也是“悦读”经典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