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新闻|“经典会读”第四期:《大学》会读
发布日期:2023-11-29

2023年11月26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2023秋季学期“经典会读”第四期在院内203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读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担任导读人,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邱楚媛主持。

(韩星教授)

导读环节,韩星教授首先就传的第三章进行解读,他认为,孔颖达强调诚意之道,而朱熹强调要通过“明明德”达到至善,即通过自我修养达到道学的高度。在第四章,韩星教授对“大畏民志”作了解读,认为此处的“畏”不应被理解为“畏惧”,而应当解释为“使民众都能产生敬畏之心”,本章集中体现儒家的“无讼”思想,蕴含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命题。他指出,孔子“无讼”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司法实践影响巨大,中国人无讼理想与息讼观念都由此发端。“无讼”传统因契合了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传统道德,成为民间乃至官府解决矛盾纠纷的基本准则之一。接下来,韩星教授就《大学》之旨在“格物”还是“诚意”阐发了个人的想法。他认为,朱熹视《大学》之旨在“格物”,阳明则将“诚意”作为中心,改变了朱子以格物致知为下手工夫的诠释方向。在解释方法上,朱熹视“慎独”为达到“诚意”的途径,阳明则把“诚意”看成“慎独”工夫,二者的差异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大学》的一种线索。

(第四期“经典会读”)

会读环节,参与的同学们就文本内容展开讨论。在解答同学关于“慎独”概念的疑惑时,韩星教授指出,经典揭示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即“慎独”是发自内心而产生的内外一致的修养,是一种道德上的自觉意识。对于古今社会处理法律问题的不同之处,韩星教授认为,古代强调的不仅仅是法律本身,还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在古代社会,天理、人情、法理三者共同支撑着社会稳定和人伦秩序。韩星教授还就“格物”应当如何理解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可以把格物理解为研究事物的规律,但是不能把它狭隘化,不能将其仅仅理解成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做法,事实上朱熹的“格物”在理性科学的维度外还强调人文道德,它是圆融的且包含身心、性命、家国、天下等诸概念的命题,应当在更广阔的层面进行理解。

(邱楚媛博士)

 供稿:安艺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