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新闻 | 第十二届“嵩山论坛”在登封开幕 开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发布日期:2023-09-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周易》以此天地之性奠定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君子之德。“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对染色体,它不只是基于天地阴阳的中国哲学基因,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和历史传统的顶层设计和真实写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走出轴心时代的共同使命,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大贲若白,是能够化成天下的大象无形,在此走出轴心时代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将贡献其精神资源,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9月16日-18日,第十二届“嵩山论坛”在登封、郑州两地举行。本届论坛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展望天下文明”为主题,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物学会、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海内外30余位学者围绕主题开展交流与对话。

(第十二届“嵩山论坛”嘉宾合影留念)

开幕式上,中共登封市委书记辛绍河、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张瑞田、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张广智先后致辞。

(嵩山论坛主委会主任张广智先生致辞)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致辞)

国际哲学学院院士、维也纳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Herta Nagl-Docekal)、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景海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教授任剑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乔清举等六位学者在论坛期间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认为,经典与经学是中华文明之根,精神性的议题是当代哲学之钥当下文明的飞跃式进步,为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后疫情时代,人类需要有面向一个多元、韧性和整合性世界的和平愿景;地球的未来命运需要更加温和而有效的全球治理;我们需要在多元现代性的冲突、对话与共识、互融中善待彼此,并构建平等的国际秩序,解决人类生活中的经济、生态等共同问题。

(姚新中教授主持主旨演讲)

(奥地利科学院院士Herta Nagl-Docekal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人类现代化道阻且跻。效率与正义之间的张力让人辗转反侧,理性与慈悲之间的选择让人忧心孔疚,实然的艰苦与应然的美好如棠棣之花,中国式现代化的揭櫫或可为超越一百多年以来的古今之辨、东西之分和体用之争,为文化认同之建立、文明对话之践履,为中华民族自身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中庸之道。

(论坛主旨演讲现场)

(嵩阳书院主题对话现场)

对话学者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世俗的人产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变化飞速之物与永恒不变之物是现代社会的爆炸性与永恒真理之间的张力。在思想界,甚至在专业哲学研究界,已经出现了一个变化——也许不会像称呼语言学转向或认识论转向那样去称呼它为精神性转向——它涉及对广义的宗教,尤其是对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201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这是世界哲学的精神转向之里程碑事件。在多元主义的特定的感知当中,通过对话的对话而不是辩证的对话,世界哲学精神的未来方向将不是合成的,而是如如展开的持续的对话。从思想世界的观点来讲,我们如何通过文明对话找到一条通往和平与文化理解的路径?如何与地球保持可持续的关系?这有赖于一条新的思想之路,一个新的宇宙论,而且是一种真切的、新的社会气质(ethos)。

(从左至右:王建宝博士,Mary Evelyn Tucker教授,姚新中教授, 邓秉元教授,Ludwig Nagl教授,王治河教授)

论坛第二日在郑州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约翰·格里姆(John Grim)、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武汉大学中国文化传统中心教授胡治洪、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再林、外交学院教授苏浩、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郑淑红、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哈佛大学政府系研究学者李汉松、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魏孟飞、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至善博士后吴蕊寒、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邱楚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张辉、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茂泽、德国习理德基金会研究学者柯乐山(Jonathan Keir)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多元现代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坤厚载物: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坤道关怀”两议题进行研讨。

经过十二年的探索,嵩山论坛为文明对话的开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科学与宗教,乃至性别、阶层、区域和国家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之门。正因为尊重和欣赏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其他文明的精神传统,我们自身也能藉由学习而开启自觉的新途径,从而在以互学互鉴为目标的对话中实现既有根源意识的认同、又有普世关怀的“对话文明”新形态。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文明对话,不仅是实现合作、化解冲突的方式,也是一种内在价值,是达致“生命共同体意识”,实现“天下归仁”的必由之路。

(供稿:陈茂泽,王建宝)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