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记忆 / Future Memory
2023年1月3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未来记忆”系列讲座第25讲在线上举行,题目为“‘做个人’与‘作为人’——儒家道德哲学的两个关键”。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硕士生导师王正主讲,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邱楚媛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胡士颍以及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曹婉丰评议。
“做个人”与“作为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说法,但同时也是儒家道德哲学中的关键概念,承载了悠久的历史,也能反映出文化观念的变化。在汉语言发展史上,“作”更早出现,而“做”是在唐宋之后才开始流行。而近代以来,“做”的使用变得更广泛,“作”则相对没有那么常见。“做”仅作为动词使用,一般指向具体的事情,它更具日常性、现代性和活泼感。“作”以动词的形式诞生,现在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使用,它是更符合书面语的表达,更常出现在成语中,具有抽象性。因此,“做个人”的说法针对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身处情境中的人,“作为人”则表示在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下,去履行人所应当做的事情。王正认为,在儒家哲学中,“做个人”与“作为人”是合二为一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分,又不乏联系。
“做个人”中蕴含了对人的情境化、过程化和生活化的理解。王正教授认为,儒家的天人之辨就很注重对人的具体理解,可以与“做个人”对应,它既包括天人的贯通,也有天人的界限,其落脚点都是个体的人,而非整体的、符号化的人。恰恰是因为天人之间界限的存在,我们才可能体悟天人、实现超越。儒家的人禽之辨并非仅仅遵循类的观念,而是用几希作为衡量的尺度,从个体的角度定义人的功能,强调对个体的教化意义。群己之辨是儒家思想中的另一关键,它同样关照个体的存在,将个人置身于伦理环境中,从而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利益问题,王正教授认为儒家思想没有给出唯一的答案,而是引出了丰富的讨论。
在明白人大约应是什么样的之后,就要从“作为人”去思考具体的人应该如何生活。王正教授认为,儒家的义利之辨就以“作为人”为前提,强调儒家的“为己”之学本质,兼顾“成人”的学问。每个人要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价值的实现,因此人更贴近于一种道义的存在。“义”是人之为人的必然,“利”只是偶然的价值,通常来说,“义”对应着普遍的、恒久的公利,“利”反映的则是个人的、眼前的私利。因此,当冲突出现时,儒家往往会坚定地选择“义”的立场。儒家的君子小人之辨,既是价值选择的问题,也涉及到归因的问题,即是否把责任归于自我。君子首先要求自己做个人,从而作为一个人进行价值选择,呈现出文质彬彬、浩然之气的人格气象。
“做个人”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作为人”则规定出了人的内在性以及超越个体的普遍意义,显示出人类渺小又伟大的特征。王正教授认为,在现在这个虚无主义盛行、世事变化多端的时代,要想安顿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诉诸于儒家的工夫论、境界论,在“做个人”和“作为人”的张力之间感受儒家的当代创新。现代人并不一定要成贤、成圣,但可以借助工夫论、境界论找到生活的通孔,从而让庸常的生活有所提升、通向不同的境界。王正教授提出了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人生哲学:好好做个人,作为明白人,即尊重生命、敬畏天人,认识自我与他者的差别,同时明察人之本质,实现事理和道义上的“明白”。
主持人邱楚媛总结道,王正在讲座中梳理了他在专著《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十论》中的六论,对天人之辨、人禽之辨和群己之辨做出阐发,并且显示出了儒家活泼生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面,既有对当前社会生活的关照,又有对儒家思想的概括与延伸。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