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新闻 | 探寻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下的人类共同价值——“嵩山论坛”2022年会在云端开幕
发布日期:2022-11-26

2022年11月26日上午,“嵩山论坛”2022年会在云端开幕。本届年会主题为“天下归仁:文明对话与人类共同价值”,海内外30余位学者就此开展交流与对话。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对话,携手前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开展文明对话,建立尊重和理解,是实现合作的基础。“仇必和而解”,进行文明对话,消除隔阂与误解,也是化解冲突的方式。藉由文明对话,筑牢和守护人类共同价值,或许能早日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天下归仁,既是身心性命之学,也是人类共同价值;既是个人修身的目的,也是国际秩序的旨归,是人类应该走的方向。

“嵩山论坛”2022年会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物学会、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采用互联网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云端进行。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主持,政协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理事长张广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王勇武先后致辞。

张广智在致辞中说,值此时局,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携起手来,加强对话交流。他强调,开展文明对话,需深刻领会“天下归仁”的丰富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应建立在对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追求上,而应奠基于一个全人类共有的人性基础和道德精神依托之上,儒家的仁爱思想可为此提供牢固的道德理性根基。嵩山论坛将在未来持续致力于发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文明对话事业,为推进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杜维明在致辞中指出,“天下归仁”指每一个人都在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在学做人的过程中展现出一种心愿,从而能够为所有的人类、整个天下能够归向于“仁”作出贡献,也意味着人人都可以从精神磨练和道德实践做起,面对各类存在的限定层层突破,通过“推己及人”在生活世界中践行仁道,从而有益于家、国、乃至天下。这是一种责任感、是一种自觉的要想努力的方向,是一种人的立志必须开始的起点,也就是陆象山所谓的“先立乎其大者”。经过十一年的努力,“嵩山论坛”走出了一条路,虽然这一步是极微弱的、极有限的,但是它所向往的愿景是高远的、是宽大的、是与日俱新的。

王勇武在致辞中表示,十一年来,嵩山论坛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立足中华文化起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以相互包容的心态开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认为,在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行动中,需要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有益启示,杜维明教授所开显的“精神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伦理、新的宇宙论,在跨宗教与跨文明的对话中,回答了如何通过文明对话而达成文化谅解、如何与地球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关系、如何找到一条通往和平的道路等世界性课题,为我们开展文明对话指明了方向。

随后,越南教育培训部部长、原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校长阮金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哲学学院院士杨国荣,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倪培民,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执行主任樊和平五位学者先后发表了以“《论语》文本在越南的诠释”“道德修养与自我成就”“价值教育的三个环节:知识、技能和(元)价值”“⻛⾏草偃——从平庸之恶⾛向平庸之善的可能”“伦理文明观与人类未来”等为题的主旨演讲。

开、闭幕式演讲外,论坛还将就“精神人文主义与当代哲学”“文化中国与多元现代性”等议题展开研讨,前者是精神人文主义这一开放多元的体系向各大精神传统和哲学思想发出的邀请,邀请大家一起对话,互相学习、互相丰富;后者则希望通过基于文化中国的视角,探讨中国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不应只是中国的特殊道路,而是人类存活和繁荣必经的共同道路,不仅是为了让中国人能够发挥自由创造力,还要承担对全人类的责任,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伦理典范和未来图景。以往在嵩山书院的千年古柏下进行,作为论坛重磅环节的高峰对话,今年也改为云端论道,主题为“仁与修身——百年变局与良知践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将深刻影响蓝色星球的每一个人。变局之中,个人当何以自处,儒家身心性命之学的当代意义何在,“良知”究竟是思孟心学的独特体验还是人类共有的本体真理,我们应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与世界,又当如何行动?期待参与论道的全球顶级学者们分享的启发与思考。 

经过十一年的探索,嵩山论坛为文明对话的开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科学与宗教,乃至性别、阶层、区域和国家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之门。正因为尊重和欣赏其他文明的精神传统,我们自身也能藉由学习而开启自觉的新途径,从而在以互相理解为目标的对话中,实现既有根源意识的认同,又有普世价值的关怀的“对话文明”新形态。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文明对话,不仅是实现合作、化解冲突的方式,也是一种内在价值,是达致“生命共同体意识”,实现“天下归仁”的必由之路。

(作者:陈茂泽 方蕴翔)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