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纪要|【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37讲:波士顿儒学与变动
发布日期:2022-10-27

2022年10月13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系列讲座第37讲在线上举行,题目为“波士顿儒学与变动”。本次讲座由波士顿大学名誉教授、神学院名誉院长南乐山(Robert C. Neville)主讲,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原国际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倪培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博士开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在线出席。

变动(movement)是哲学传统中永恒的话题。希腊传统将变动理解为一个动态的人或物所经历的多个阶段,比如,一支箭在空中飞过,期间它在地图的不同点位上留下标记。南乐山教授指出了这一理解的偏差,即箭并没有被固定在地图上的任何一点上。这就是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所触及的问题。

南乐山教授接下来引入了中国传统中变动的理念,即事情发展会经历不同的过程(passages)。易经指出事物发展存在六个阶段,但并非表示事物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阶段,而是指变动的物和人经历了不同阶段。南乐山教授以棒球为例,将中国传统的变动观念置于当代语境中,并与波士顿儒学相结合。棒球比赛中的游击手是在内野活动、身处二垒和三垒之间的球员。设想一个常见的场景:游击手目光紧随击球手,待击球手击出的球弹到地上后,游击手跳起接球并将它掷回一垒,由此迫使跑垒员离开一垒。游击手的能力对比赛影响很大,各个球员的反应和表现也不尽相同,专业的游击手可以流畅地完成整个动作。


这一过程主要由击球和投球构成,但也是许多微小动作的统一(unity),可以视为一个连贯的完整动作,其中应有儒家意义上“心”(heart-mind)的参与。游击手抓球以及投球时不仅需有高度的意识,而且要作出敏捷的响应。同时,球员能感知到观众的反应,但是这一感知较为模糊。进一步,球员更加模糊地感知到所在的城市、国家,甚至整个宇宙,而“心”是这些感知存在的必要前提


南乐山教授随即引入了时间性(temporality)的概念。沿用棒球的例子,游击手的动作大约持续5秒,每一秒钟内,时间的流逝都承载了某件事情的发生,一切都在发生变动。这5秒里,球场内外还上演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因此,“动”的概念不仅在游击手身上有所体现,而且适用于无数的视角。


当球飞在空中时,它经历了不同的过程,这些过程以动态而非静态的形式被确定。从瞬间(moment)的角度出发,过去是确定不变的,未来却以可能性的形式在不断变动,现在也即当前的动作(action)则标记出潜在的未来和已实现的过去。这三者有各自的特征——过去是固定的,未来是流动的,而现在是具有创造性的。过去的边界在前移,未来的可能性变化莫测,现在则可以破解未来的可能性。三者互相交织,并且与永恒(eternity)相关联,它们被整合在一起,但并不是同时发生。时间在一刻不停地流动,没有任何过去、未来或现在是单独存在的,因此瞬间的现实是永恒的,它不断进入新的未来。

上述理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多有体现,老子、庄子和周敦颐等先贤都对此有所论述,例如“道”的概念。应用到棒球手的例子上,游击手在快速运动、发生变化,其脚下的草地也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变化,万事万物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变动着。游击手在接球、投球的过程中应该调动自己的“心”,对周遭的变化作出反应。


设想棒球比赛的观众中坐着儒家学者,他们会认为真正的游击手不仅可以接球和投球,而还能达到身与心的和谐。在短短的5秒钟内,真正的儒者不只是观察球员的动作,还可能联想到球场外正发生的事情,比如乌克兰的战争,以及中国和美国与它的关系。这些思绪存在于过程的变化中,它们把世界各处的事件聚合在了一起,赋予瞬间的变动以丰富的意蕴。

在互动环节中,倪培民教授称南乐山教授对芝诺悖论的分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过程”的概念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生可能。倪教授以一气呵成的中国书法为例,进一步应证了南乐山教授对变动、瞬间以及和谐的论述,并表示杜维明先生提出的“体知”可以与此呼应。杜维明先生向南乐山教授高度创新的讲座表示感谢,尤其指出人与万物的相互关联是一种理想的和谐,并请南乐山教授进一步阐释了超验的他者与儒家中和谐的关系。在观众提问环节中,南乐山教授回答了精神无限性、当代儒学复兴、儒学与科学等相关问题,倪培民教授回答了关于儒学实践中的重复与创新的问题。


(供稿:蒋依依)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