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4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系列讲座第36讲在线上举行,题目为“圣可学乎?二十一世纪‘进步儒者’的道德和生活实践”。本次讲座由维思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弗莱斯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安靖如(Stephen C. Angle)教授主讲,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博士主持,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在线出席。
缘起与方向
儒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人思想的沿袭,但也不乏更替与创新。《论语》中既有 “述而不作”的保守说法,也呈现“所损益”一类的变革思维。从当今世界回首过去,我们应该思考儒家思想中什么是值得保留的——是传统的习俗和生活常规,还是更抽象的价值理念?安靖如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让传统价值薪火相传,而对于习俗则既须承袭、又应更新。这实际上是儒家一直以来的做法,并在宋代被提炼为“道统”。安靖如教授所提出的是一种新式“道统”,它囊括了儒学的主要理念,在不同儒者的理论之间融通出一气贯注的哲学。
道德成长之始端
无论基于哪一种学说,人都应该不断学习、致知修身,否则就是对自我的摈斥。道德成长的驱动力既有负面、也有正面,负面的即社会中种种“不和”催生出的忧患意识,正面的则是“和”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安靖如教授还介绍了另外两种儒家传统中的动力,其一是社会中的礼俗与常规,其二是他人的支持与协助。通向圣贤的道德成长之路关键不在终点,而在过程,即便不能成为贤能的完人,我们也应给自身“修枝剪叶”,从而实现道德层面的茁壮成长。
道德成长之路径
朱熹的读书法可以总结为四个步骤:背诵(Recitation)、揣摩(Reflection / Questioning)、身体力行(Embodying)以及超越书本(Going Beyond Text)。因此,在儒家思想中,读书不是最重要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涵养德性、改变自身才是终极目标。安靖如教授指出,这种读书法面临三方面挑战:主观倾向(Subjectivism)、墨守成规(Scholasticism)以及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要逾越这些障碍,就必须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
批评与未来
讲座的最后,安靖如教授留下了四个关于讲座和新书的问题,供大家思考当代儒家思想所面临的挑战,即:讨论儒家思想时跨越如此大的范围是否合理?此种阐释是否轻视了儒家典籍的重要性?这本书是否磨灭了儒家传统的光辉?这是否只是裹着中国文化外壳的西方思想大杂烩?安靖如教授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期望未来的儒家学者持续讨论这些问题,并将儒家思想灌注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在互动环节中,王建宝博士提及艾略特(T. S. Eliot)关于传统与个人才能的看法,并结合儒家传统中不同儒者对典籍的解读,提出了当代儒者如何面对危机的问题。安靖如教授视杜维明先生为榜样,并鼓励大家将儒家的核心价值同现实社会及生活环境相结合。杜维明先生向安靖如教授多年来“体知”儒家经典的努力表示赞赏,并感谢他从儒家的角度指出了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最后,安靖如教授就如何开展东西方思想对话、儒家在教化中的作用、儒家的宗教性以及儒家思想的伦理定位等观众提出的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