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普林斯顿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系教授浦安迪(Andrew H.Plaks)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会议室,围绕“一个犹太汉学家的心路历程”与“汉学方法论”,与高研院杜维明院长进行了一场深层次的学术对话。这是今年浦安迪教授对高研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为有志于国学研究的国内年轻学者提供窥视海外汉学家在治学上的切身体证与学术路径的机会。
浦安迪教授首先简短地介绍了他立志、成学的经历。他立志较早,在大学第一天就决定要成为一个汉学家。他从比较文学入手理解汉学,非常重视文本的读法和分析技巧,对叙事方式背后的哲学思考与文化意义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和关注。目前他更加着意从经典中汲取智慧,这些经典不仅来自中国,还来自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印度等文化传统。在他看来,越有自己文化的根,越对自己所属文明有深入的体认,就越有可能深层次地理解其他文明。这一点也得到杜维明先生的赞同。随后,蒲安迪教授与杜维明先生就汉学家的治学方法,进行了意蕴深广的对话。例如,针对汉学研究中的两条道路问题。是寻找中国特色的东西(如安乐哲教授),还是寻找中西的共同点(如狄百瑞教授)蒲安迪教授并不赞成在中西对立的思维中产生一些让人误会的观念。杜维明先生也承认这一点,同时借用牟复礼先生的话提醒人们注意到汉学中“意义丰富的模糊性”的存在,告诫学者不要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时候把线索弄得很清楚,要能够忍耐知性与悟性之间存在的模糊性(不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模糊性),并借此从成见中解放出来。蒲安迪教授与杜维明教授还就其他问题展开了对话。
这次活动是在杜维明院长“随时都有3-4位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世界著名学者中长期访问北大高研院”的愿景下进行的。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立足中国传统,致力于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以促进人文学内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化。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