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和神学与宗教学院于2014年10月14日在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联合举办了“基督教与佛教对话——21世纪的精神修炼与实践智慧”( A Christian-Buddhist Dialogue on Spiritual Exercise and Practical Wisdom in the 21st Century)。这一世界两大宗教之间高端学术对话由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主持,四位知名神学与佛教学者和宗教领袖参加了对话。十几位来着牛津、剑桥和英国各大学研究不同宗教的教授(如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道教)与近200位学者、学生出席了对话。
牛津大学伊安·拉姆希科学与宗教中心主任阿里斯特·麦格拉斯(Alister McGrath)教授做了题为‘为什么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意义非凡’的演讲。他从解释为什么约翰·希克(1920-2012)的对话框架已显过时入题,论证新的方法更加注重宗教之间的差异,并在这样的背景下诠释由彼得·奥克斯和大卫·福特等思想家发展起来的“经文辨读”运动的思想和实践含义。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认为,交流与对话是佛教的重要传统,也是佛教徒一项重要的宗教修为。少林寺及其精神传承包括三个方面:因拔苦而生,为众生而在;因对话而生,为和平而在;因实践而生,为超越而在。牛津大学教堂法政牧师布莱恩·芒特福德 (Brain Mountford)博士的演讲围绕“信仰一个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神”的困惑而展开。当今英国社会已经拒斥了教会的等级机制及它的规范性教义,但基督教传统所提供的社群、道德规范等重要价值却无处不在。他将这种“有灵性特质、无宗教特质”的现象表述为“有宗教归属、无宗教信仰”,并指出采取更具开放性、探索性的进路是教会面临的实践挑战。加的夫大学历史、考古和宗教学院院长宁梵夫(Max Deeg)教授提出,华严宗中一切因缘生的概念和净土的概念与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结合在一起,影响了中国佛教对社会和环境责任的看法,从这个角度看待“精神修炼”与“实践智慧”,佛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建制性宗教
为了形象地诠释佛教禅宗的内涵,少林寺武僧团还为听众演示、讲解了少林功夫作为武禅如何提升人们的精神修炼和实践智慧。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驻伦敦记者专程赶到牛津大学对话现场报道、采访。对话录像将在近期内上传到网页以供观摩。
(照片由邹相提供)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