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纪要 |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25讲:“性灵”与“善述”——焦循经学解释学中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之张力
发布日期:2022-01-15

2021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  第二十五讲在线上举行,题为“‘性灵’与‘善述’:焦循经学解释学中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之张力”。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主讲,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邱楚媛主持。








(主讲人:吴根友教授)


焦循是清代后戴震时代的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周易学专家,其哲学思想深受乾嘉考据学影响,但更具哲学思辨性的特征。同时,焦循提出的“性灵”经学关注经学研究者个人主体性,这与乾嘉思想的“人文实证主义”方法形成了内在张力。本次讲座中,吴根友教授通过梳理清代思想史脉络和精析焦循经学文本和方法论,揭示了焦循经学解释中“既追求研究者主体性,又追求客观性二者之间”的张力,并由此回归到思想史沿革中,点明乾嘉学术内在蕴涵的可能性变化,指出当代对乾嘉学术认知的潜在误读和广泛讨论的重要性。




焦循(1763年-1820年)


(图片来源网络)


乾嘉学术的人文实证主义指依托音韵训诂等广义语言学方法,再放在人文考古的语境中,进行经学和子学的研究方法,如阮元的经学研究,段玉裁、王念孙的语言学研究、任大椿的礼制研究,而焦循的“性灵”经学则与之相异,偏向于对学者个人“性灵”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研究者个体主体性的张目。这一对知识精英个体主体性思想的重视,托据在文字狱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也反映在诸多历史呼应中,如思想史中章学诚的“别识心裁、神解精识”、诗歌理论李贽“童心说”、公安三袁“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的“性灵说”等。焦循“性灵”经学在经学研究的领域里反映了“后戴震时代”哲学思想中知识精英个体主体性增长的新倾向,与后来龚自珍“唯我论”形成巧妙的历史过渡。


(图片来源网络)


吴根友教授介绍,焦循经学研究额所凸显的个体主体性,展露于训诂与经典的关系、经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对经学的整体理解上。讨论训诂与经典的关系时,焦循一方面遵循乾嘉共识“训诂明而经义明”的广义语言主义路线另一方面表示“夫人各有其性灵,各有其才智……惟罄我之才智,以发我之枢机,不轨乎孔子,可也。” 以强调研究者个体性灵的必要和重要。焦循的独特之处在于主张将研究者的“性灵”引入经学研究活动中,“以己之性灵,合诸古圣贤之性灵,并贯通于前百家著书立言者之性灵。以精汲精,非天下之至精,孰克以于此”。


如何在方法论层面实践对”性灵“的重视?焦循认为有三:一,研究对象“非以经证明,亦以子证明”,从以经文为主要对象,旁及诸子百家及相关知识。二,研究方法上综合千百家有关“性灵”的运用,不仅以分析方法,也要兼及训诂、制度史知识等偏重客观性的方式,力求阐释经学中的道义,有别于阳明心学等对主观性的强调。三,认为要充分调动研究者的主体“性灵”,看作独具匠心的研究。焦循眼中的经学绝非死记硬背的学问,而是充满“性灵”,“盖惟经学,可言性灵。无性灵不可以言经学……是又词章之有性灵者,必由于经学,而徒取词章,不足语此也。赵宋以下,经学一出臆断,古学几亡于是”。吴根友教授指出,焦循这一观点带有对学术史夸张性的批评,不全可得,但主要表现出“性灵”经学视经学为生生不息的精神载体而非毫无生气的教条,研究者需怀深刻的人文关怀写作,这一点与精神人文主义的意旨不谋而合

(图片来源网络)

焦循经学在生发对于主体性追求的独到见解外,也继承了乾嘉学术对于客观性的共同追求。吴根友教授特此指出两个方面,即焦循思想中的历史主义还原倾向和焦循在学术分类中对“述”类文章的客观性的追求。历史还原主义倾向,指在思想继承的层面上,焦循基本接受了戴震提出的“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语言学方法,认为彰显经典真义的方式需要通过训诂的路径。例如,他点名刘徽之注《九章算术》和许慎之撰《说文解字》对理解古人文意的重要性,《诗经》研究“训诂之不明,则诗辞不可解释。必通其辞而诗人之旨可释而思也。”的思维方式等。此外,焦循《易释通》中也佐证了这种历史还原主义倾向,尤其是活用戴震“一字之义,当贯群经”的解经思想来“训厉为危”,用《周易》全书经文整体来解释局部的概念,使整体和局部相回环。


然而,在继承以外,焦循不同于戴震激烈反对宋儒,只是要求通过训诂将宋人义理与原始儒家义理分开,以原作者言参其人意,追求经典解释的客观性。同时,焦循在追求儒家原义过程中,进一步提出了分别经、注、疏文本的方法,并相信通过文字训诂的方式,触类旁通可以把握经注疏的“本意”,从而为个人训释提供可靠的经学史证据。吴教授评价说,历史还原主义包含着理性主义的精神和乾嘉学人“实事求是”的方法,但焦循对“本意”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戴震时代的经学范畴,也扩大到“子学”中儒家诸儒的思想领域,开创了一种“思想旁证法”在“字义还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语言的还原”,丰富并深化乾嘉经学研究方法,也为晚晴诸子学的兴盛埋下了深刻的阶段发展的脉络,与整个经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方法的改变息息相关。


(戴震,1724年-1777年)


另一方面,焦循经学对学术分类中对“述”类文章的客观性的追求从独创的学术五类分发衍生而来。清代学术多根据学问性质进行辞章、义理、考据三分法,而焦循认为应以研究者的性情分为通核、据守、校雠、摭拾、丛缀五类。由此,焦循将文章分为“述意”“叙事”两大类,并强调客观性的考证的重要性,“学者知明事难于明意矣。以事不可虚,意可以综也。然说经之文,主于意。而意必依于经,犹叙事之不可假也。……依经文而用己意以体会其细微,则精而兼实”。焦循经学中,解释经文的“述意”超越了单纯叙事和一般性的“述意”文章,需要有“精而兼实”的特征,而这种带有实证方法特征的注经述意之文,实际上高于一般的“述意”文章,也高于一般的“叙事”文章。那么,如何做到“精而兼实”?焦循回应“学者述人,必先究悉乎万物之性,通乎天下之志,一事一物,其条理缕析,分别不窒不泥,然后各如其所得,乃能道其所长,且亦不敢苟也”,“述”的活动要以得其“实质”为目标,并要摒弃个人的主观偏好,使“述”更具有客观性。吴根友教授认为,焦循方法论的归纳正反映了经学研究过程中代表研究者性灵的主观性和代表被研究者性灵的客观性之间的张力对于焦循经学主客观性张力的厘清,也丰满了对乾嘉学术研究理论的认知,对话现代新儒家对于清代学术史中乾嘉学术的认知和价值判定,改变“乾嘉无思想”的粗糙认知,也证明有关乾嘉学术的解读仍然存在盲点和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吴根友教授归论,焦循“性灵”经学的理论主张与其“人文实证主义”方法所表现出的历史还原主义的思想倾向,知识分类中对述意与叙事类文章的重视,均体现了主体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内在张力。一方面,性灵经学要求研究者在经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尊重研究者个体主体性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在乾嘉时代普遍重视学术研究客观性的历史潮流下,焦循又不能不受这个时代潮流的影响,他还不敢、也不可能将研究者的个体主体性强调到后来龚自珍“唯我论”所强调的那样高度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邱楚媛博士做了简要总结,乾嘉学术因学人众多和思想潜埋于训诂,是儒学研究中难啃的硬骨头,而吴根友教授充分介绍了焦循主要思想、方法论及其对汇通“性灵”和“善述”做出的努力,全面呈现出这位乾嘉学派中承上启下的学者借助个人哲学理路来调和汉学治学、试图贴近孔子原义的研究历程。

(主持人:邱楚媛 博士)

在互动环节,听众也就“性灵”和“善述”的具体意涵和文献例证、“性灵”一词的渊源、性灵“才学”在注书中的表现、主体性和客观性的边界等相关细节问题与吴根友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典籍回顾。最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建宝博士代表研究院向吴教授致谢,也表示讲座所呈现的焦循经学,正如陈寅恪先生所发“不古不今之学”之叹,侧面反映了焦循和乾嘉诸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心境。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