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纪要 | 【2021嵩山论坛】分议题三:精神人文主义
发布日期:2021-11-10

第十届“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议题“精神人文主义”专题研讨会近日在Zoom平台举行。会议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张卫红教授主持,来自海内外的8名学者参加了讨论。学者们围绕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意涵各陈己见,并对精神人文主义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张卫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精神人文主义”研究项目主任

张卫红教授开场介绍了精神人文主义的背景:精神人文主义提倡儒家传统与相异的一神论传统、古希腊哲学体系传统等多元文明进行对话;精神人文主义的根基为天道、性命等超越性维度;在现代性使命上以儒学为本位来解决世界的精神危机,彰显儒家的精神价值

王建宝

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院长助理

王建宝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从不忍到忍——一个精神人文主义的视角》。他对杜维明先生的精神人文主义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思想内涵进行了阐释。王博士认为,新儒家的“新”落在了儒家宗教性的开显上,并类比朱子学理论建构的“出入佛老,返归六经”,提出当代新儒家的研究底色可为“出入两希(希腊-希伯来),返归六经”。其次,他强调了新儒学“返归六经”的重要性,申明一切以“仁”为观点和以“仁”为精神人文主义的框架和根本,在“仁”的枢纽中开出“己、群、地、天”的维度。因此,精神人文主义既理解了从希腊、希伯来到拉丁化和欧洲地方语言化内部分歧的文化转型和潜在的表意问题、对启蒙进行反思、回应现代全球化,同时也回到六经的根源意识,立足在以“仁”为本,“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在生生不息中开显出一种人类未来的人文精神。

邓秉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邓秉元教授发表了题为《新经学视域下孟子的天道性命观》的演讲,从孟子的天道性命观出发,梳理了“从上古到汉代”“东汉以后佛教入华到晚明王学”和“新经学”三个时期的儒家人性论史,对新经学进行释义,对未来经学发展和中西人文主义中超越性问题的发展趋向做出个性化展望。邓教授的发言主要围绕两个部分的内容展开:第一、二期天道性命问题的基本脉络和第三期经学背景下孟子的天道性命的工作、突破和讨论。

此外,邓教授对孟子的心性结构和性命关系进行了再解。邓教授强调,《尽心上》中46条世纪构成了严密的结构,“性”和“命”的讨论不能抽象而为,对于“性”的讨论必须结合经典恢复儒家原初的天道性命观需要重回孟子,而讨论孟子不仅需依据《孟子》一书,也需与由六艺之学和诸子百家构成的系统呼应,方可深入开展儒家的传承和考度

郑淑红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郑淑红教授的演讲题为《从埃克哈特看儒家宗教性问题》。郑教授的发言在介绍中世纪西方神秘主义学大师埃克哈特思想历程的同时,反观儒学宗教性讨论的发展空间,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埃克哈特的思想史地位、核心教理、埃氏思想的东方因缘、主要论述和其思想对儒家宗教性问题的反照。

埃克哈特是13世纪多明我会的修士,两次坐上了巴黎大学教授交椅的人物,在教会中地位和影响力颇高。然而,埃克哈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遭起诉,去世后的一年,其教义被教皇约翰22世全面谴责,最终所有著作被沉压。600年后(1936年)埃克哈特的思想被重新发掘整理,在返回学术界后一发不可收拾,讨论度超越了目前所有天主教中世纪的大师。埃克哈特的神秘主义教理,某种程度上被认为质疑和威胁了中世纪宗教的特征,能够推翻体系与国家、甚至宗教本身;由此,在个人主义和情感主义取代了中世纪价值观的当下,其影响力更甚。

郑教授认为,埃克哈特思想可以为儒家宗教性的阐释和反思提供一些侧面关照。当下思考儒家宗教性主要存在社会学、工夫论、经学和教化功能几种主要进路,呈现出多元视角、价值多样、信仰充足、学术繁复的特点。郑教授提出,儒家传统或许能类比经院哲学的“哲学-神学-灵修学”的三位一体,建构“易学-天道性命之学-身心工夫”的思想架构,与其他的学术传统进行沟通并获得跨文化对儒家宗教性维度的认可。

刘海滨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

刘海滨博士发表了题为《试论以精神实践为基的东西文化整合:二十世纪初的尝试及其趋势》的报告。刘海滨先生指出,在二十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之交的历史节点,东西方各有一批自觉进行文化整合且存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修行、修身的精神实践学者,无论是儒家的修身抑或基督教背景下的领袖,他们集中呈现了精神实践对于东西方文化整合的助推力。


刘博士将这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实践和跨文化交往表现的趋势氛围三种:一是借助游离和翻译来架构东西方文化往来的桥梁,如写下《欧游心影录》的梁启超和翻译《易传》《论语》等的卫礼贤。二是出现成规模、有体系的基于精神实践基础的东西方文化整合活动,例如荣格倡议发起和长期参与了“爱诺思会议”,并在其自身的释梦中引入东西方文化综合参考的维度,以及该会议后期代表人物伊利亚德和其提出的“宗教人”对人类深层精神生活的号召。三是影响了而是世界诸多文学创作中出现了精神整合的形象,如黑塞(Hermann Hesse)、毛姆(William S.Maugham)等作者的精神成长小说对人自身修道过程有意无意、门内门外的描摹,在文学层面上探索精神实践。由是,刘先生认为,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推进,在未来精神实践和相关的东西文化整合交流将呈现从精英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发展趋势,外延的科技发展臻于临界时,对外和对内的发展将有合并共生的可能。



谭习龙

中山大学哲学博士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讲师

谭习龙博士以《从佛教唯识学看精神的超越性》为题演讲,阐释了佛教唯识论对于精神人文主义倡导的回应。谭博士指出,佛教也关注精神和超越性的问题,尤其是唯识学从识与智的角度,对自我、他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从唯识论出发,对“己、群、地、天”进行了佛教层面的解读:“识”的根本问题是二元对立的思路,因此“识”是以攀援为本,开显出出具有烦恼性的己、群、地、天;“智”以菩提心/悲智双运为本,开显出智慧的己群地天。唯识学视野中,“己”在人的主体性的讨论核心为“我与无我”,应从“破识之我执”来显示“无我之智”,而修行可以断除“人我”与“法我”两种“我执”。“群”是一种“众生互起”的状态,生命体之间处于相对相望、互为“增上缘”的关系中,而众生的互起归于“苦谛”和“集谛”。

顾家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

顾家宁博士聚焦于明清之际的政治思想研究,发言题目为《黄宗羲政治哲学的精神维度——以泰州批评为线索》。顾博士认为,明清之际政治思想研究的很多问题与精神人文主义密切关联。他尝试探讨黄宗羲的政治哲学和心性之学之间的关联,探究明清之际儒学转型在精神维度。


顾博士的发言分为四个板块,基于相应问题意识依序介绍了《泰州学案》的思想类型划分、师道与时位、孝弟与经世、德性与功利。顾博士认为黄宗羲强调政治事功的道德属性,意以道德性撑开政治公共性;实践上,一方面需以实情实理克治虚无,重塑文化-政治的精神科技,另一方面需要构建体现大公之道的新政治结构与制度诡诞。其中的政治哲学精神维度,正标识着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思想精神的内在关联,也彰显了明清之际儒家政治哲学中不可忽视的“心性-政治统一性”的精神维度。



柯乐山

德国习里德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Jonathan Keir

柯乐山博士以《德语区的精神人文主义》为题,对精神人文主义当前在海外的切实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柯乐山博士指出,虽然当前精神人文主义并未在德语区作为广为流传的概念推行,但未来具有相应发展空间,其中包括五个原因:一、孔汉思(Hans Küng)先生今春去世后,世界伦理的讨论也需进入新的转型和定位。世界伦理不可能排出中国的声音,而杜维明先生的“精神人文主义”正是从儒家角度出发,通过非欧洲、非西方的声音来加入建设世界伦理。二、在国际关系层面,真正的文明对话需要克服当前国际关系往来中偏重现实主义的态度和作风。应对全球共生的诸多问题,合作是必然的,而深入的对话需要借助对话双方的优势。三、杜维明先生代表的精神人文主义实践的英文写作的方式,打破了翻译的界限,改善了传统汉学家因母语屏障而在内容传播上的障碍。四、精神人文主义的深入发展能改善传统哲学家由于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深层内涵不同的表意障碍,如“精神”“伦理”等概念在现当代德文语境中先天存在负面意涵,导致此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伦理的深入研讨。五、正如刘海滨先生对于二十世纪初精神实践在西方文学上的反馈,未来的精神人文主义交流不仅仅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哲学流派的对话,更有在整个人文学科间进行对话的可能


张卫红教授做了简要总结,回归杜维明先生提出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框架和维度,通过儒家视角和全球各大文明进行对话,将儒家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智慧应用于现代社会。不仅强调返归古典时代的精神的超越性,还强调有别于启蒙知性传统的实践性。对此,张教授提倡当代学者:


  • 让儒家自身传统觉醒集全,不仅呈现为现代哲轩传统格异后的样态;

  • 在基于对他者文明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文明传统,破开大而化之的概念比较,开展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和有益尝试;

  • 在新时代开放交流的背景下,梳理儒释道的三角之别,推进更公开平等的思想讨论。


研讨最后,王建宝博士代表主办单位对与会学者的发言表示感谢,有感海内外不同细分领域学术成果在精神人文主义框架下的遥相呼应,并对精神人文主义在世界范畴内的未来拓展表达了积极的展望。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