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届“嵩山论坛”小组研讨——“人类之伦理觉悟与提升”圆满举行。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十三位学者相聚“云端”,就人文主义的转变、儒家伦理与精神观念、技术伦理的转向等问题进行了报告与深入交流。
主持人:樊和平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执行主任
下半场发言人
郦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教授
发言题目:技术伦理的精神人文主义转向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的发展,人类的自然孕育和生产方式逐渐被改变,人类从一种自然孕育而生的自然人,走向一种由生物技术干预而生成的技术人,内在主义、本质主义、功能主义等哲学视角均无法充分回应技术伦理的问题。郦平老师指出,技术伦理的精神人文主义转向,会将技术视为“群、己、天、地、物”交互共生的人工物,会从精神与人文、目的与手段交互生成中赋予技术以精神人文化。从身体、心知、灵觉、神明阐释技术伦理主体的“己”,从共同体、社群、国家、宇宙阐释技术伦理参照的“群”。工具。
张锦枝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言题目: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西铭》作为宋明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篇章,提出了儒家宇宙论与本体论的思考模型,《西铭》中关于“乾父坤母”的论述揭示了“天亲合一”的伦理内涵。张锦枝老师辨析了二程与朱子学派如何从理气的角度解释“乾父坤母”,换言之,如何将“理一分殊”确立为父母伦理的普遍性根基,又在这普遍性之下重新确证父慈子孝的界限。
吕欣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论语>中的“文”——德礼渊源、仁礼秩序与经典传承
“文”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吕欣博士后通过对《论语》中“文”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以对周文“郁郁乎文”的追溯、《论语》仁、礼相成的阐发和对儒家“不丧斯文”的经典/道的传承途径为中心,揭示了不同语境下的“文”之所指侧重及其原因,发掘“文”的不同侧重在孔子思想中的内在关联,追踪“文”如何完成了从德礼到仁礼的内面转型、并阐发其重要的道德教化意义。
刘黛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
原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特聘研究员
发言题目:让王:隐士视角下的个人与群体
在关于“小国寡民”阐述中,老子建立了一种理想化的群体模式,即在群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构建较为理想的社会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保证器物的价值不凌驾于人的价值之上。隐士作为在社会中“退群”的人,受到道家的尊崇,这种观念显示出道家关于个人与群体、政治与信仰的一些根本性看法。
邱楚媛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工夫与天道——理学话语体系中的鸢鱼意象
《中庸》对于人伦与天道的阐述为理学家论述天道与工夫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庸》所揭示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之境也随之成为理学话语体系中理解天道的一个焦点论题。通过对鸢鱼意象的申发,理学家抉发出天道的自然性、真实性与作为世界的原初秩序涵义,同时朱子格外强调“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必须相结合,意味着对天道的察识必须落实在日用伦常的实践之中,天道最终在日用伦常的工夫中安立。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