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十八讲:郑宗义:论中国哲学中的‘无’与‘有’
发布日期:2021-07-07

      2021年6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18讲在线上举行,主讲人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郑宗义教授,讲座题目是“论中国哲学中的‘无’与‘有’”。

      郑教授首先从生活经验中对无、有的使用,无、有的概念的多义性,以及中西方代表性哲学家,如柏拉图、海德格尔和老子、庄子、孔子、墨家,对无、有的思考和论述,来引入“无”和“有”这对哲学概念,点出“无”与“有”作为跨文化传统的哲学问题。

主讲人:郑宗义教授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最易令人想到的是《老子》与《庄子》关于“无”和“有”的论述。实则往后的发展使得它们成为不同思想学说共享的概念,而促成这发展的应是三国时代的王弼。王弼将《老子》的哲学旨趣判定为“崇本息末(崇本举末)、守母存子”,王弼不是简单地否定“末”,而是否定没有没有“本”的“末”。所谓“本”,即是“无”。无作用在“有”上,形成无与有不息的变化。“有/存在者”或“物”都是限定的(limited),“无”则是无限定的。“无/有”是天地万物(有 / 存在者或物)的最基本的存有结构(Fundamental ontological structure)。单纯的有形、有名之“有”,一方面使物与事更深地陷入限定,所谓“为之者则败其性,执之者则失其源”,另一方面如果达不到名言之规定要求,则可能造成巧伪、失理等弊端。因此需要归本于无。郑教授还着重分析了王弼关于“仁义”的思考。仁义若出乎“为”或“名”,则非其最好的体现,并且,出乎“为”的仁义有陷溺为伪之虞。王弼出于对正面提倡仁义的警惕,而提倡“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关注“无”的作用怎样成就仁义,强调出乎“无”的仁义。而体认“无/有”,可通过否定哲学、无的哲学以及诡辞为用的表达方式(Paradoxical expression)来达成。如是,仁义既不是实体化(substantialization),更不是形式化(formalization),而是“由仁义行”之如如展开(unfolding),生生不息。

左上:郑宗义  右上:赖区平  中下:王建宝

      在此基础上,郑教授总结了“无”与“有”在存有论、知识论、价值论与工夫 等不同领域的理论涵义。从对存有的观照与思考来看,仅从“有”来看“物(是什么)”,或仅从“无”来看“物(是什么)”,都有所局限。物分享了“无”和“有”,价值是“有”也是“无”,更合适地方式是从“无/有”的统一结构来看物。“有—物”的观法导向相对主义和绝对主观主义、“无—物”的观法导向虚幻,二者都是虚无主义的表现,更好的方式是“无/有—物”的观法。最后,郑教授简单地介绍了王阳明学派的“四有论”和“四无论”。

      在互动提问环节,郑教授听取了听众的提问,郑教授体贴回应,并作出机智而随缘点化,师生砥砺,获益匪浅。持续近三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主持人赖区平副教授向主讲人和听众表达了衷心感谢。北大高研院副研究员王建宝代表本院师生员工和杜维明院长向主持人、主讲人暨与会师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编辑丨赖区平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