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十一讲:彭国翔:儒家的静坐功夫论
发布日期:2021-04-29

2021年4月21日晚,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十一讲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主题为“儒家的静坐功夫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学衡(原马一浮)国际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彭国翔教授主讲,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博士主持。

(主讲人:彭国翔教授)

(主持人:王建宝博士)

本次讲座内容围绕“如何理解静坐在儒家功夫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与世界上其他宗教相比'儒家式’静坐有何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展开,并对儒家静坐功夫论尝试予以总结性的考察。

随后彭教授将“儒家式”静坐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中的静坐做对比,特别是与其他精神性传统相比,认为儒家追求成为一个君子人格、圣贤人格;佛教希望成为像佛陀一样的存在;道家是成为真人、至人;基督教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基督徒。各个传统都有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对什么是理想人格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一神教”的传统中,静坐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叫“Meditation”,有人将其翻译成“冥想”。这三大传统都对静坐作为一种技法保持警惕。西方神秘主义代表人物艾卡特大师(Meister Eckhart)曾说无论何人“以多法寻求上帝者,所得者为多法而所失者为上帝”(Whoever is seeking God by ways is finding ways and losing God),这是一种无法之法,若对于作为技法的静坐做过度的关注和投入,那么有时反而会喧宾夺主,妨碍信徒虔诚意识的培养。儒家式静坐的特点是唤醒人固有的道德的意识、情感和法则并培养之。无论动静语默,无论饮食男女,做到物来顺应,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才算没有放失本心,才算良知本体有了着落,才算养其“端倪”,才算心体无累,正如孔子的形象在《论语·乡党篇》所显示的那样,“即凡而圣”。

彭教授认为就追求各自所理解的理想人格来讲,世界上众多的宗教传统、精神传统,包括儒、释、道、犹(太教)、耶(稣教)、伊(斯兰)等,都可以采纳静坐作为一种实践的方式,同时其功夫实践也都有各自的特征,不同传统中各自功夫的实践方式的特点也都由其各自的本体论(不仅仅是ontology)或终极关怀所决定。

讨论环节,彭教授对如何看待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nikkar)的静坐、对阳明学体悟本心的功夫历程的理解、“二溪”(王龙溪与罗近溪)的异同、儒家的现代性转化等问题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彭教授还提醒我们,静坐是儒家功夫的一种,儒家的功夫是为了变化人的气质,但是变化气质并不是化掉所谓的“气质之性”,而是“理一分殊”式地精彩纷呈。正如陆象山说的,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明代的王龙溪也说过,千圣同堂而坐,其议论作为必不能尽同,若其立命安身之处,则不容毫发差者。牟宗三先生说这是“具体的普遍性”。杜维明先生说这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就在当下,就在此地(A Concrete Living Person Here and Now)。”


撰稿丨王建宝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