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十讲在线上开讲。
(主讲人:卜松山教授)
本场讲座由来自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大学荣休教授卜松山先生(Karl-Heinz Pohl)主讲,题目是“中国美学之哲学和跨文化的参照系”(Basics of Chinese Aesthetics – Its Philosophical and Cross-Cultural Frame of Reference)。卜松山教授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李泽厚《美的历程》的德语译者、郑板桥研究专家,历任图宾根大学中国文学和思想史教授,曾任特里尔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及人文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文学与文学理论、中国现代和前现代伦理学与美学和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等。
讲座主持人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博士。
(主持人:王建宝博士)
按 语
在文化欧洲,十八世纪以前也没有所谓的美学。美学Aesthetics一词来自德语,英语世界的美学或许也是郢书燕说。美学不是艺术哲学(philosophy of art),美学也不仅仅是情感(emotion)、快乐(pleasure)、美(beauty)和经验(experience),更多的是敝帚自珍的价值自身之判断乃至不判断。当然,以上这些都属于美学的范畴,特别是艺术哲学,是美学在十九世纪获取的新阵地。正如柏拉图的著名担忧,绘画与诗歌对现实之表达是不可靠的,是误导性的,其激发的情感(emotion)是对灵魂的腐蚀。如是,美学是现代欧洲人文精神的产儿,此谓古今之辨。
美学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欧洲地方价值。美学在东方“格义”成为美的形而上学,此谓东西之分。在这种“双向格义”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不自觉地“自我流放”:
朱光潜认为“悲剧感薄弱毕竟是个弱点”,却不知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恰恰是巨大的悲剧意识;
宗白华则以希腊哲人的“散步”来窥探中国文人的审美;
李泽厚成就最大,却也自我流放最彻底,肉身“乘桴浮于海”,本心牧于野,以“情本体”来缓解自身“超越性焦虑”。
呜呼,“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悠悠三百年,斯文在兹,美学在世俗的人文运动中回溯其价值的根源,祛魅“祛魅的现代性”而“复魅”精神信仰;
曲径通幽“美”,即感即通,美学在人之身心灵神的实践活动中保持了本体的存有,超越“超越性焦虑”而安顿人伦秩序。
美学乃文化认同之基础,当代美学研究或可在“双互学互鉴”的文明对话中,
平章儒道释,天德流行,
论衡中西马,万象森然。
在文化中国的语境,“美”正如卜先生在演讲中特意表彰的孟子所言,“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按孟子,首先,善是人性的根源和基础,“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次,体知于身的善之谓信,儒家的法眼乃“为己之学”;第三,在己之学做人的实践中,美是善的充实和扩充,“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第四,善与美在即凡而圣的人伦日用中彰显了人性之伟大的光辉,“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第五,这种人文之光由圣人在自觉中豁显挺立,“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在文明的历史传承中,人性得以塑造并完成;第六,以圣贤工夫浸润的伦理政治生活进入冲漠无朕,大化流行的境界,在天人合一的互感互通中,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生生不息!
作之者立象以尽意,观之者得意而扫象。人类文明诞生至今,从用赭石描绘狩猎景象到今天的瞬时全息图像,多少灿烂的文明兴起和消亡,我们在感叹人类创造力生生不息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不再有失落的文明,消弭冲突,超越隔阂,在变动不居的地平线(restless horizon),各大轴心文明(axial age civilizations)和土著文明(indigenous civilizations)都能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愿人类美之精神长存,实现天下大同。这也是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之发心。
撰稿丨王建宝 邢舟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