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七讲:包弼德(Perter K. Bol):文以载道,斯文在儒
2021年1月6日北京时间早晨九点(美东时间1月5号晚上八点),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组织主办的“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七讲如期举行。
(包弼德教授)
本场讲座由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Charles H. Carswell讲席教授包弼德(Perter K. Bol)先生主讲,题目是《斯文在儒》(‘Culture’ as a Confucian Problem)。他曾任哈佛大学副教务长(Vice Provost),主持设计了哈佛大学公开课(HarvardX)并亲自主讲其中的中国历史公开课(ChinaX)。包弼德首先从自己的学术历程开始,介绍了其研究儒家思想特别是中国历史和政治的心路历程,对杜维明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学术贡献三致其意,并回忆了杜先生当年对自己的启迪: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新儒家”,只是你们现在尚未意识到这一点而已。为了更好地理解先生这句话,包弼德引用了朱子所说:“人之生具此形,即有此形则有此性,有此性则有此理,与生俱生。”他对“文”“斯文”“文章”“文学”“文教”等概念在英文世界的“格义”做了回顾。真可谓斯文在儒,具体活泼。然后,包弼德经史互参,从《论语》开始对“文”进行了精彩的论述。早期儒家对“文”的理解是复杂多面而又深刻的。有德文之辨之文、有博文约礼之文、有四科之文章之文、有斯文在兹之文、有六经之文、有文教之文、有文苑之文、有文士之文等等。而到了道学(Neo-Confucianism)阶段,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分、天理天道与文章物采的分疏使得“作文害道”成为一个问题,“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程朱理学道德的形而上之中成为辩难的对象,文所以载道逐渐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以道为本、以文为末的认识成为道学之原则。然而,12到16世纪的婺州(金华府)士人在教化乡里的过程中,李侗之教的影响很大:“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作文与传道在创造性的张力之中相互推进,“文学”既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能参赞斯文之道,还能在元虏统治下承担教化乡里的职能,化民成俗。15世纪后期,士人对于“文”与“道”之争越来越具有自觉意识:程敏政认为,“夫文载道之器也。”李东阳认为,“盖文之有体。犹行之有节也。”最后,包弼德以明代“前七子”之首李梦阳(1472-1529)论诗之见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诗文既是作者本人真情的流露,也能感动他人。同时,“文必秦汉,诗必唐宋”。李梦阳所坚信的“真诗在民间”,正如孔子之教,“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可谓“以一会万”,道器相涵摄,文章灿烂,斯文在儒,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倪培民教授)
本次讲座由北大高研院副研究员王建宝和美国格兰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北大高研院原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联袂主持,倪教授还做了精彩点评。北大人文讲席教授、高研院院长杜维明也在线听取了本次讲座。本次云讲堂自始至终“座无虚席”,全球观众踊跃提问。包弼德和倪培民联袂回答了九个问题:文之狂狷之道与“圣之时也”、唐宋之际新论、明儒对“二元论”的超越、元代儒学的作用和地位、王阳明、程朱对“文”的理解之分殊、言意之辨与文道之辨、《易经》算卦、儒学的现代意义及挑战等。(王建宝博士)
最后,王建宝以杜维明与柯慎士(Ewert Cousins)的一段对话结束了本讲座:从1970年代直到今天,与其说是受到轴心时代文明的影响,但是我想如果回顾过去的三百年,还不如说我们是受到其中某一特定的轴心文明的影响,那就是横跨大西洋的那种心智,将人类历史简单地划分为是一个从宗教到形而上学,再到科学的进程。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思想在这个冬日飞雪中跨越太平洋而不仅仅是大西洋,静水流深,生生不息。
撰稿丨王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