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资讯
【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六讲:陈赟:《庄子·天下篇》与中国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
发布日期:2020-12-31

2020年12月2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主讲2020“精神人文主义·云讲堂”第六讲,题目为《〈庄子·天下篇〉与中国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

陈教授重新解读了《庄子·天下篇》的性质和意图,认为它并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家学派的一个文本或一部学术史著作,而是指向内圣外王之道这一中国思想与中国文明最核心议题。通过道术与方术之辩,庄子揭示出从方术中开出道术的可能性,这也为理解庄子之学的自我定位提供了契机。道术的通达要求天道(神)、地道(明)与王道、圣道四者的连接与整合。三代以上,天与地、圣与王都没有分化,呈现宇宙论秩序的整体之“一”。三代以下,治出于二,宇宙论秩序之“一”分化为神、明、圣、王四路。在此神明圣王的大视域下,《天下篇》对七类人及其生存方式进行了一个经典的类型学刻画,揭示了政教文明的人性基础。陈教授尤其对《天下篇》描述七类人的精密“书法”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展示了对传统经典进行“深度诠释”的范例。在这七类人中,惟有圣人能够通达天人、贯通方内与方外,成为文明的真正担纲者。因此在人类的政教文明系统中,圣人具有中枢性的地位。内圣外王并不指向柏拉图意义上的“哲学王”,而是对“治出于二”架构下的治统与教统的结构化方式。报告结束后,听众们踊跃提问,陈教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



撰稿丨赖区平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