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林文月教授主题演讲:「拟古——从《江湾路忆往》到《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
发布日期:2012-10-25

应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的联合邀请,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名誉教授,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林文月先生来到北大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讲学。1025日,作为“鲁迅人文讲座”本学期开场的第一讲,林文月教授以“拟古——从《江湾路忆往》到《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为题,为北大师生做了精彩的演讲。

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跃红教授主持,与会的中文系相关专业及高等人文研究院诸位教授,与来自北大各院系的数百名学子一起,聆听了此次以追忆、模拟、寻根为主题的动人讲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首先致辞,介绍林教授独特家世与传奇经历。

作为台湾南部世家  子弟的林文月先生,出生于上海的日本租界。她的外祖父是台湾爱国史家连横。她是台湾大学中文系的传奇,师承台静农、郑骞、王叔岷诸先生,在六朝文学的研究  领域获得斐然成绩;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学期间撰成《京都一年》,拉开了其散文创作的序幕;而随后翻译《源氏物语》、《伊势物语》、《和泉式部日  记》、《十三夜》等日本古典、近代文学巨著,并自配精美插图,更是引起了强烈反响。围绕林先生学术、创作、翻译、绘画四支妙笔,杜维明教授以扼要精到的介  绍,从文化中国价值认同的层面,深入阐释了“林文月现象”的当代意义。

对于这次演讲的标题,林文月先生介绍,所谓“拟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书写形式,指模拟古人笔意的写作。林先生关注“拟古”,是从学术研究的立场开始的,起于对陆机《拟古诗》十二首的研究,终至开始了自己的创作。1987年至1993年间,林文月先生借重“拟古”书写形式撰写了一系列文字,结集为散文集《拟古》。演讲标题中的《江湾路忆往》,即是该散文集里的文章。这篇文章,也成就了林先生对有“上海文坛的台湾第一”之称的刘呐鸥的研究,可谓因缘际会。

林文月先生首先叙  述了《江湾路忆往》的写作过程与内容。该文是其模仿萧红《呼兰河传》所作,回忆了自己居住上海时的童年往事。普通的回忆文章,主要是以时间为主轴展开记  叙。而借鉴《呼兰河传》依生活的地理空间叙写童年往事的手法,林文月在《江湾路忆往》中把自己十二岁时的故事,用上海闸北江湾路540号故宅及其周边空间为轴集结起来,对自己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叙述尝试。

林先生介绍,又因  为日后学者对《江湾路忆往》一文的研究,直接促成了《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一文的诞生,可谓有缘。如许秦蓁教授在台湾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写作论文  《战后台北的上海记忆与上海经验》,正是以《江湾路忆往》为重要材料的——由于模拟《呼兰河传》的笔调,《江湾路忆往》一文呈现整齐清楚的空间感,使得许  教授能够按图索骥,步步寻访,还原了文章中提到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许教授发现,林文月先生文中提到的放学后躲雨的“内山书店”,正是刘呐鸥经常购买日文  书籍的地方,这一因缘直接促成了林文月先生写作《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这篇文章。

令林文月先生惊喜  的是,随着对刘呐鸥关注的深入,她逐渐发现这一研究对象与自己父母竟有“知友”之交;同时,由于自己与刘呐鸥同为日据时期台湾人、后来又同住上海的缘故,  更容易理解刘呐鸥中文不时夹杂日文、英文甚至闽南语的写作,这些字句背后,是刘呐鸥迥异于戴望舒、施蛰存的生长背景。这些阅读经验和对父亲于刘呐鸥交往的  考证,使得林先生写成了《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这篇文章。

林文月先生的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报告结束后,林先生与与会的数百位同学展开了互动,悉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在座的学生们表达了他们对林文月先生的尊敬和热爱。

(执笔:王芳)


分享: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    技术支持: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