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往期>>
与会专家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土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科技哲学、现代性和生态文明论在伦理学研究方面,侧重于应用伦理学研究,主要关注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著有《非物质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2016)、《生态文明新论》(2013)、《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1996)等。


                                                                                       演讲摘要

20世纪的分析哲学以精细的语言分析、逻辑分析方法表明,人类知识不可能以纯粹真理的形式不断汇入一个逻辑一致的体系,科学史也表明,人类无力建构统一的科学。这便意味着真理、科学、意识形态、信仰或文化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可统一的。在一个多种意识形态、信仰和文化永远并存的世界,我们最好通过对话去谋求和平,去建构稳定的秩序。

并非有个普遍的语言规则就足以促进对话。对话能否进行依赖于参与者有没有对话所必须的德行(virtues),如真诚、包容、谦逊等。有成效的政治对话必然要求对话者有做出必要妥协的大度。

在一个信仰多样化的社会,民主法治是建构稳定秩序的最佳途径。民主与法治不可分离。脱离了民主,不可能有良好的法治,脱离了法治,民主会导致动乱。独断理性主义是对话的障碍,也是民主的大敌。独断理性主义者往往以真理垄断者自居,认定不合于自己观点的人们必然是错的,他们无法听取不同的意见。放弃了独断理性主义,我们才既能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又有向别人学习的准备。独断理性主义仍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思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