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往期>>
会议聚焦
雷奥纳多·斯维德勒教授致辞演讲
发布日期:2016-10-30

我的同事和朋友萨金特做了非常好的演讲,这让我非常的紧张。首先我要感谢各位主办方还有我们会议的服务人员邀请我再次来到这里,我可能记不得各位的名字,但是非常感谢。我简单地讲一个文件,这是一年前发布的一个文件,是由教宗方济各发布的,主要是讲环保的。教宗方济各发了一个通喻,这个通喻基本上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另外他之前的教宗也提到大自然中的江河和清风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理。

这给我们传递了非常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在这方面我觉得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信息,就是在《愿你受赞颂》的通喻当中有两个信息,首先我们要持续进行多元对话,我的同事杜维明教授之前也提到过这一点。第二,世界上万物万事以及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宗上任伊始就一直在拉美对年轻人说,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不断地去进行对话、对话再对话。他的通喻有四万多字,他在这四万多字中用了25次“对话”这个词。在这份文件的最开始,他就说:“我想与所有在座的各位、以及我们世界上的所有人,就我们共同的家园展开对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因为他不仅仅在向我们说,我们不能够只将其看作政府发布的命令或者政策,而是要去跟每个人进行对话。在文章中,他也在说我们要去认真地聆听,也批判了我们所接受的这些科学事实,也邀请各位读者和听众来一起参与这样一个对话。这不仅仅是他所强调的一点,他还想在世界上13亿天主教徒中开展这样的对话,也就是对所有人。不仅如此,他希望这样一个对话从我们共同的家园去展开,也就是说他希望我们展开的对话要有广度,同时也要有深度。

方济各在演讲当中也说到:“我急切地呼吁,我们要进行一个新的对话,来探讨如何塑造我们星球的未来。要进行一次重要的对话,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这个对话当中来。”那这个对话到底是什么?方济各到底在强调什么样的对话?为什么这个对话是非常必要的?简单地来说,对话也就意味着“我想对你说,即便是你有不同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够互相学习。”当然这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最近也看到,如果我们碰到一个意见相左的人,我们经常会觉得他们是错的。所以说我们探讨的这个问题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总想要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们觉得他们是错的,而我们是对的。那这些重要的问题,其实对方可能也会有非常坚实的证据,那他们可能是对的,那我们有可能是错的。那通过这样的碰撞,双方都能够学到非常新的一些想法,然后来加深我们的认识。

然而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来讲,对话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我们对于人类的这个认识来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人是全能全知的,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信息,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对话。我再重复一遍,就是说没有人是全能全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展开这样一个对话。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要探讨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那这一点可能比我们对话的基础还要重要,就是说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还有地球上的万物,呼吁我们进行一系列的对话,在不同的领域去进行对话,我的报告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想强调一点,这一点可以说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也在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也是方济各关于人类愿景和人类命运的诠释。

方济各认识到他的出发点也符合耶稣的想法。耶稣是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耶稣的出现并没有跟万物脱离开来,其实这不是一个什么神秘的哲学,也不是脱离现实的哲学,而是跟万物万事都息息相关的。同样方济各还说,如果我们不断地去强调这种对立,在历史上可能会扭曲人类发展的理念。

因此,方济各这样一个通喻也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数据,这些科学数据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也给那些恶意的、伪科学的、还有恶意的政治家一个警示,因为他们可能会说方济各对宗教比较了解,但是对科学一无所知。但是事实上,方济各对物理学很有研究,而且做过很多年的物理研究,后来才开始研究神学。方济各也非常了解自己在科学方面的著作。

方济各提到了我们生态危机的一个根源,他非常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一个科学依据。有些人可能否认气候变化,但是这确实是一个现实,方济各在《通喻》当中写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我想鼓励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辩论,让大家摈弃这种偏见,来推动人类共同的利益。”

另外他还说到,科学和宗教其实在理解现实人生方面有着不同的渠道和视角,那在这个过程当中,科学和宗教可以进行对话,产生非常好的后果。方济各鼓励我们进行对话,不仅仅就地球、水、空气进行对话,同时还要针对我们的人性来进行对话。我来引用他在《通喻》当中所说到的一些话。比如他是这样说的:“认识万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要有新的教育政策,要有新的生活方式,要有一种精神的追求。”在这里方济各不仅仅是在说我们社会上所进行的一些政策变化,比如说资源、石油、水,他其实是在挑战,让我们实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内和对外,也就是内心和外部都要进行一个变化。他让我们去更好地审视我们的现实,让我们深刻地去改变我们对现实的认识。那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在我们内心和外部的这种更新过程当中,让新的教育模式、新的生活方式能够因此而浴火重生,最终实现一个精神世界的自我完成。因此他在不断地重复这样一个信息,他说:“我们不应该假设,如果让我们自己的内心,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痊愈的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会得到痊愈。我再重复一遍,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改善,必须要来自人与人之间关系、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改善。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要去强调,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时空是联系的,时空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即使是太空当中的这些例子,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万物都是联系的。”

爱因斯坦也提到,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的,即使是在量子力学、原子论的层面,也是相互联系的。宇宙中有这样一种律动,我们要成为宇宙当中每一个律动的环节。教宗方济各也一直强调每一个人要负起责任,并为每一个人去负责。这应该是宗教、道德、伦理、哲学的一个黄金法则,也就是说我们要为了每一个人的福利去负起责任。我们如果要保护自己的利益的话,必须要为别人的利益而服务。现在我们面临着两个危机,一个危机就是环境的危机,另一个危机是社会的危机。

当然这一个环境和社会的危机是相互渗透的,要解决这两个危机,需要一个综合的措施和方式。比如说要解决贫困问题,让每一个人都不会受到压迫,同时要保护我们的自然和生态。方济各在《通喻》中还写到:“生态的退化给穷人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比其他人受到的影响更大。所以说对于我们这些幸运的人来讲,我们更要负起责任来,因为有些人他们在出生的时候,可能没有我们那么幸运,他们可能无法去应对他们生活当中所面临的这些挑战。因此我们这些条件比较好的人更要负起责任来。方济各一直在也说,我们要把这种哲学,从对生态危机的应对转向对社会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因为这是生态和社会问题的一个交织。我们要听到地球的哭泣,我们也要听到穷人的哭喊。

刚才也提到,这不仅仅是天主教徒传达的一个信息,因为教宗方济各也希望教徒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转变当中来,也不仅仅是基督教徒,他其实是希望所有的教徒都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对话当中来。方济各也说,因为大部分人自称是有信仰的,这就使得宗教对话变成了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因为我们能够去通过这种规划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然后来尊重自然,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和谐。然而方济各在《通喻》中不仅仅是指宗教的对话、宗教信徒的行动,他其实在宗教之外也在不断地发出呼吁。他有时候还会说,非常保守的基督教徒也不应该排除在外。他说我们急需要一种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能够让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科,比如说经济学,来共同的服务于我们共同的愿景。

他接下来讲到宗教到底有什么目的以及宗教最终的对等物,他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天堂、涅槃或者说其他替代性的世俗人生目标,他关注的是我们坟墓的此岸,我们自己的尊严才是最终的意义,也是世俗生活最终的意义。他还写到,我们要能看到,实际上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尊严。还有,我们要把一个非常宜居的环境留给我们的下一代,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责任。这个问题是唯一的,这个问题影响到了我们所有的人,而他也提到了这个所谓的世俗生活最终极的意义。

教皇方济各还讲到了这种人的思想依据,还有包括像无神论者等等,他向这种不信教的人也伸出了双手,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同盟,然后一起来保护这个世界。他同时也向所有那些男男女女,也就是那些并不认为自己是任何宗教追随者信徒的男男女女们发出呼吁,希望能够与他们亲近,并且希望他们能够追寻真善美,上帝的真善美,他们是我们非常珍视的同盟盟友,我们要把这些都团结起来去构建人性,能够让所有的人共存,并且安全地保护这个世界所有的存在。

因此他说到,我们现在人世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宪章式的文件,其中有智慧、愿景、挑战,也有科学才智,还有人类聪明才智的积累。他向我们指出了一条未来之路,告诉我们必须要进行跨领域、跨宗教、跨文化的对话和行动,这样才能够培育呵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同时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会来呵护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