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看来,经济是基础,一为创造财富,二为和谐氛围
今天,我们讲儒商和企业家的认同,意义何在?特别是在全球化造成了文化多样性及矛盾冲突后,使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富强乃至思考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意识形态,儒家的基本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我们现在进行的反思,不仅是对全球化的反思,还有对人本身的反思,即何谓“仁”?如何向前发展并能够创造价值?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想,儒家的核心价值不应该就是曲阜的、中国的、东亚的核心价值,它应该有普世价值的一面。儒家最核心的价值应是“仁”。而何为“仁”是当今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在轴心文明时代,儒家的一种超越突破,是基于对人的全面了解,从家庭、社会、国家、天下,乃至天地万物不同的层次来审视人的价值。在此意义下,它不是一般所谓的个人修养的问题,而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尤其在现在全球化、注重利益和富强下,对于“仁”的价值又该如何审视?儒家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应该有一个和平安全的社会,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使人们能够富足、安于生活。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进行教养,乃至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潜力和价值。因此,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以道德说教来宣传儒家,而不顾及到人的生活、安全和经济,这是完全不符合儒家基本标准的。但如果只把仁当做一种世俗的生活,没有诉求、精神、美感或创造价值的要求,这对儒家也是一个极大的偏见,因为儒家是注重经济的。经济的意义和儒家所考虑到的经世济民的“经济”有非常符合的地方,即经济的目的:一方面,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因此,亚当•史密斯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一个道德学家,他特别注重同情、注重感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平交往。所以他的“看不到的手”虽然创造了国家财富,但其目的不是突出个人私利,而是突出人的同情与和谐。
颜回虽“一无所有”,但他“喜悦”的内在价值同样创造了财富
从经济学及儒商各方面的发展来看,子贡是孔子最突出的学生,他是儒商整个大传统中的先行者。讲到乐趣,突出的人物是颜回,而颜回恰好是没有财富的,但他有一种由衷的喜悦,这就是著名的“孔颜之乐”。所以,在孔子讨论“仁”时,颜回特别突出,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悖论。子贡在儒学当中有巨大的贡献,而他常常要与颜回相比。孔子曾经问他“你和颜回相比如何?”子贡回答:“我不能跟他相比,我是闻一知二,他是闻一知十。”我相信这不是孔子想要的回答,他想要的应该是子贡体验到自己如何行仁,他可以不迁怒、不贰过,这都是行仁的价值。子贡基本上在这个框架中寻找其人生意义,所以,他创造财富,不是目的,是手段,是过程,是为了更高、更远、更长的价值。在此意义上,从孔子回应颜回“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每一个人都有良知理性。而王阳明的观念是,他可以创造、树立自己的人格,开展大体之精神,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这是儒家的基本理念。因此,颜回虽然一无所有,没有创造我们今天所谓的“财富”,但他的价值是内在的,这个内在的价值经过肯定以后,所有其它的价值都可以与这个内在的价值配套。
“仁”是通德,“义礼智信”等与之配合能产生更高的价值
“仁”是一种通德,各种德行都可以相通,如果用现代的解读,即通慈悲心,每个人都有,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因此,现在在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观点,一般财富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只要从事企业,就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也就是说,通过我个人的努力,使我个人的发展能够帮助其他的人发展,这样的思路使得人要创造财富。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仁”作为通德,要与“义”配合起来,不然“义”就变得非常苛刻。“仁”与“礼”要配合起来,不然“礼”变成一种形式主义。如果智慧的“智”不与“仁”配合起来,会变成小聪明;如果“信”和“诚”不与“仁”配合起来,会变成小信小义。所有其它的德行,“孝悌忠信”都可以丰富“仁”的内容。所以,有勇不必有仁,你可以有勇气,但你不一定有同情心。但有仁必有勇,假如你是儒家所谓的仁人,一定有大勇。所以它是通德,使各种不同的价值都能受到新的滋养。儒家讲“仁”,是天地万物一体而发展出来的,是宇宙的价值,所以不要将仁当作私德,梁启超的理解是错误的,也不要将修身哲学当做一种私德,只要修身就有公众性,不要将个人的自我利益当做唯一的利益。仁是公德,是以天下为公的方式向外开拓,若只是以个人为主,绝对不能够行仁。
"修齐治平”不是线性过程,修身是从“个人”到“天下”的逐渐向外扩展
"修齐治平”,从个人到家庭到社群到国家,乃至到人类的群体,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如果认为先修身,修好了然后来齐家,家齐好了以后来治国,学优则仕,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你有性别,有年龄,有辈分,还有各种其他的权利、义务和条件,所以在家庭里,即使只有三个人,如果不相互配合,也是不能和谐的。在齐家的立场上,修身为本的观念更强,到了治理社会方面,更是如此。所以,儒家有非常常识性的基本观念,现在也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一个人或一群人,他越有权,越有势,越能够掌握各种不同的信息,他应该对这个社会有更高的责任感和期待。所以,个人向外的扩展,就是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从国家到天下。儒家的修身哲学是以人为主逐渐扩展,但它扎根在我们身体、家庭和社会中,所以,其根源性和它所涌现出来的价值在当中是配合的,不是封闭的,如果只对自己熟悉的人有爱,对其他人没有爱,那对“仁”而言是非常狭隘的,它必须要突破,因为要流动和发展。在具体的实践哲学中,必须从自己开始,从自己最亲近的人慢慢向外拓展,所以这两方面是应该配合起来的。
我们最近开了一个关于王阳明的学术会议,提到良知理性、知行合一的问题。浙大的董平教授在一个观点上与我非常契合,他说良知是自己的良心,良心最核心的是一个公共性,一般来说,良知是天地良心,人人皆有良知,如果从自私自利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封闭的,都与其他人有对抗、冲突、矛盾,而且是一种零和游戏,我所有的,就是你所无的。但良知理性所开拓出来的,它有共享的公共性,如果共享的公共性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我常提到的“把自我当做一种封闭的主观主义”。自我本身是一个开放、多元的,能向整个宇宙吸纳各种不同资源的一种精神动力,所以良知理性越内在,越客观,就越能够通透,它有强烈的统筹性。因此在儒家的学说中,仁的观念不是私德,不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的,不然就没有仁政的问题了。
防止因个人私利带来危险的方法:同时发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与仁道
现在这一种观念有说服力,主要是金融风暴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质。金融风暴不是一般的企业问题,它是一种金融上的唯利是图,突破了任何的底线,以个人利益为全部主导,“我对谁负责?我对我自己负责”。现在,这种思潮,这种保守的封闭的以个人私利为主的思潮弥漫天下。很多有才、有智慧的人走到这条路上,用他最大的才华、智慧来获得最大的利润。假如说有1%的精英掌握了70%—80%的财富,那现在新起的一批年轻人都以此为鉴,这样发展下去是相当危险的。要防止这种危险,除了法律、政治干扰以及各种预防以外,也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一个良心的问题,是一个个人与其他人之间如何能够进行“恕道”的观念。从恕道的观念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所欲,施于人”是有区别的。而有了恕道,必须要发展仁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1世纪全球化所导致的各种文明冲突,各种不同的种族、族群、利益的冲突,我们必须要进行一种长期的,而且持续不断的对话。但对话能否获得我们所要的结果呢?并不一定。在宗教与宗教之间,对话是一种承认人家的存在,是尊重,是互相参照,但在宗教之间的对话,不可能形成这两个宗教之外思维更高层次的和谐。例如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基督教与佛教彼此间有新的了解,但基督教徒不一定成为佛教徒,反之亦然。我们能否找到一个起点,也就是面对各种不同的传统,各种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既不走排斥的路线,又不走一般肤浅的、抽象的包容路线,意思是我们不走原教旨主义的排斥路线,大家都接受,但我们也不走以我们的传统来包容所有其他的传统,我们将世界所有最好的东西都包容进来,发展我们的传统。基督教、佛教、儒家所有其他的传统都有这个意愿。这也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世界人权宣言》首句中的“良心”为儒家学者所贡献,正是“仁爱”的体现
怎样成为命运共同体?成为共同接受的观念?对于现在的社会中所碰到的最大挑战,有没有一种共识?这个共识在我说起来就是能否建构一种世界公民的基本意识,而这和现在西方所提倡的普世价值,即所谓的“自由、人权、法制、个人尊严、理性”,能否进行配套?“仁”在此前提下,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举个例子,最具争议的,如东西哲学之间或东西这两个世界之间,东亚和欧美之间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是人权问题。现在看来,美国会退出,不再强调人权的问题,但德国会一直强调人权的重要性。这是对我们的不公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权情况,有一般普世人权的价值是不对的。从仁爱的“仁”角度,人权这个最难处理的问题也创造条件。再举一个例子,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的第一句话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的精神互相对待”,这是人权的一个基本价值。
罗斯福夫人是《人权宣言》的起草者,在她的日记里,对于人权讨论最重要的贡献者居然是儒家学者张彭春。张彭春要将仁爱的“仁”字带入,但一直很难找到相应的名词,所以他最后决定用“良心”来代表,这二字是张彭春的一个重要贡献,所以,它体现了仁爱,也就是人最基本的价值。"仁" 在我看来可以把它当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在《孟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圣人,表现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即使做了一件伤害无辜人的事情,而得到了天下,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一个寓言里也提到了,假如能为你创造一个圣殿,这个圣殿里可以使无数的人得到安宁,唯一的条件是要让一个3岁的孩子用他的血做血祭来建这个圣殿,你干不干?假如用一个无辜的人做圣殿,这个圣殿本身就受到污染了,这种事情是不能干的。只要杀一个无辜的人,你内心最基本的良心就已经受到摧残了。有些人说,少数人受损害,我们有90%的人能够获利,这在儒家的基本原则上也是不允许的。
"利己而不损人”,在“仁”的思想下与他人、与自然和谐
国际社会应该发扬仁爱精神,每个人应该从社会关系方面推己及人,每个人堂堂正正地做到诚信,绝对不做“损人不利己”或“损人利己”的,至少我们要学“利己而不损人”,在此基础上,作为将来能够帮助别人的条件,从经济人变成文化人,最后变成一种生态人,不仅关怀人,而且关怀地球。所以,在“仁”的思路下,一共有四个不可分割的策略:第一是个人的身心如何能够整合,能够调和;二是个人和他人如何能够健康地互动,逐渐扩大社群的基础;三是所有人都要对我们的家园有一定责任感,即关爱地球,使人类和地球有一种持久的和谐。最后,人作为一种精神的诉求,不是孤立绝缘的个人,也能够有持久的和谐。
(本文整理编辑自现场速记稿,尚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